秋雨淅沥,敲打着长安的屋檐,也滴落在裴行俭递上的密报上。
“殿下,洛阳尼庵那边,有些不对劲。”
裴行俭的声音低沉,像极了这阴雨天气,让人心里毛,“近几日,尼庵彻夜灯火通明,但庵中僧尼不再诵经,反而在焚烧大量的书稿和信件。”
李承乾接过密报,借着烛光细细研读。
纸上墨迹未干,似乎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纸张烧焦的味道。
“守庵的僧人说,武媚娘近日常问:世人最怕什么?”
裴行俭补充道,语气中带着一丝疑惑。
与此同时,另一份来自江南的加急情报也送到了李承乾的手中。
展开一看,竟是一些匿名的揭帖,上面画着一个身着素衣的女子,孤零零地站在熊熊烈火之中,画面下方还题着一行触目惊心的大字:“火噬其身,为民赎罪。”
李承乾看完,脸色瞬间阴沉了下来,他将两份情报放在一起,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出“笃笃笃”
的声音。
“她不要名声了……”
李承乾抬起头,眼神深邃得仿佛能看穿人心,“她要的是死后的神位。”
裴行俭闻言,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他虽然不明白武媚娘到底想做什么
“殿下,那我们该怎么办?”
裴行俭问道,声音里带着一丝焦虑。
李承乾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窗外连绵不断的秋雨,
“风欲起于青萍之末,那便先筑起一道堤坝。”
他沉声道,“传令下去,所有火政监驿站,立刻增配‘应急宣讲箱’。”
“应急宣讲箱?”
裴行俭有些疑惑,不明白这东西有什么用。
李承乾转过身,耐心地解释道:“箱子里要装上铜铃、口号册、简易面具,再挑选一批口齿伶俐的专员进行培训,让他们学会如何应对突恐慌。”
“殿下是想……”
裴行俭似乎明白了什么,
“没错,”
李承乾点了点头,“武媚娘想要利用百姓的敬畏心理,制造‘天罚’的假象,那我们就提前布局,建立一套心理防御体系,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天罚’。”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另外,传令给韦绶,让他组织一支‘蓝焰娘子军’,由那些曾受益于新炭的妇女组成巡逻队,一旦现有人聚众焚香,或者传播‘圣女殉火’的谣言,立刻鸣铃开讲,讲述她们亲身经历,揭穿武媚娘的真面目。”
李承乾走到书案前,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了一行字:“真火不怕雨,假神怕风吹。”
写完,他将笔扔在桌上,语气坚定地说道:“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真正的‘为民’,不是靠装神弄鬼,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
与此同时,长安城东南角的太史局,袁天罡正站在观星台上,仰望着夜空。
连绵的阴雨让星空变得模糊,只有一轮残月勉强露出了头。
“月犯太微,主帝庭震动……”
袁天罡喃喃自语,苍老的脸上写满了忧虑。
袁天罡回到屋内,走到书案前,拿起一支狼毫笔,蘸饱浓墨,似乎想要写些什么。
但笔尖悬在半空,却迟迟没有落下。
他叹了口气,最终还是放下了笔。
“罢了,天意难违……”
他摇了摇头,走到一个尘封的木箱前,打开箱子,从里面取出一本古旧的线装书——《推背图》残卷。
这本《推背图》是他珍藏多年的至宝,据说能够预测未来的兴衰。
他缓缓翻开书卷,翻到第八象:“日月丽天,群阴慑服”
。
这一象预示着女主当朝,乃是大唐未来的走向。
在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