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7冥王星轨道上的传承(续)(3 / 8)

sp;   王玲的扫描仪快速记录下壁画细节,当扫到“黑色粉末”的存放陶罐时,她突然注意到罐身上的纹路与中国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剑”剑身上的菱形纹极为相似。“难道是硫化物?”她立刻联想到越王勾践剑的防锈原理——剑身上的硫化铬涂层使其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仍锋利如新。“阿米尔博士,能不能帮我调取相关的考古报告?我怀疑这种‘黑色粉末’就是天然硫化矿石磨成的粉末。”

    三天后,实验室收到了埃及考古研究所发来的检测数据:“黑色粉末”的主要成分确实是硫化亚铁。林薇立刻将这一发现与现代合金技术结合:“我们可以在深空设备的金属部件表面,采用‘古法硫化处理’结合现代气相沉积技术,形成一层硫化物保护膜。这种膜层不仅抗腐蚀,还能抵御强磁场的干扰,比现有的涂层技术成本低30%。”

    就在团队忙着更新“材料防护”模块时,联合国深空探测中心发来紧急通报:火星基地的“祝融号”巡视器陷入了乌托邦平原南部的沙坑中,车轮被细沙卡死,太阳能板因角度倾斜无法有效充电,剩余电量仅够维持24小时通讯。

    “火星沙尘的颗粒直径只有5微米,且带有静电,会像中国黄土高原的‘扬沙’一样钻进机械缝隙。”赵阳调出巡视器传回的画面,“车轮的履带式结构设计时没考虑过这种超细沙尘,现在履带齿被沙粒填满,根本无法转动。”

    陈凯翻到古中国的“治沙”文献:“明代《农政全书》里记载过‘沙中行车’的技巧,用竹片制作成‘防滑齿’加装在车轮上,同时在车轴处涂抹动物油脂减少沙粒附着。我们可以借鉴这个思路,让火星基地的宇航员给巡视器的履带加装‘仿生防滑刺’,材料用基地里备用的碳纤维杆,切割成三角形,就像古人的竹片防滑齿。”

    “还有润滑问题!”林薇补充道,“古阿拉伯人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时,会给骆驼的蹄子涂抹橄榄油,既防磨损又防沙粒嵌入。巡视器的履带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