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7冥王星轨道上的传承(续)(2 / 8)

    李哲的动作很稳,激光切割器在陶瓷片上留下整齐的纹路,如同古代工匠雕琢玉器般精细。当三块辅助导流栅安装完毕,赵阳启动了受力模拟程序:“现在开始调校!先将中间栅格旋转5度,左侧栅格保持不动,右侧栅格反向旋转3度——就像古阿拉伯天文学家调整星盘刻度那样精准。”

    屏幕上,离子束的轨迹逐渐回归正轨,推力数值从40%缓慢回升到92%。李哲的欢呼声透过通讯器传来:“推力稳定了!轨道修正程序已经启动,我们能按预定路线抵达观测点了!”实验室里再次响起掌声,陈凯却盯着屏幕上的强磁场数据若有所思:“这次是运气好,飞船上刚好有适配的材料。如果下次遇到更极端的环境,现有的应急方案未必够用。”

    他调出“星际智慧图谱”的后台数据,指着其中的空白区域:“你看,目前‘机械应急’模块里,关于强磁场、超高压等极端环境的传统智慧收录得太少。比如古中国的‘磁石指南’只是基础应用,有没有更深入的磁现象利用技术?还有古印度的‘金属锻造’工艺,据说能打造出抗腐蚀的合金,或许能为新材料研发提供思路。”

    王玲点头认同:“我们得启动‘全球传统工艺溯源计划’,联合各国的考古机构和非遗传承人,系统梳理那些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下周我去埃及参加国际深空探测会议,顺便去卢克索神庙看看,那里的壁画上记载着古埃及人的金属加工技术,或许藏着我们需要的答案。”

    一周后,王玲带着一台便携式古籍扫描仪走进卢克索神庙的密室。昏暗的灯光下,墙壁上的彩色壁画依旧清晰:工匠们正将熔化的金属注入模具,旁边堆放着一些黑色的矿石,壁画下方刻着楔形文字注解。埃及考古学家阿米尔在一旁解释:“这些文字记载的是‘赫梯铁’的锻造方法,古埃及人从赫梯帝国学到这种技术后,打造出了比青铜更坚硬的武器。他们会在矿石中加入一种神秘的‘黑色粉末’,能让铁器在潮湿环境中也不易生锈。”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