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7冥王星轨道上的传承(续)(1 / 8)

    “望舒号”的故障代码在屏幕上密集跳动,赵阳将推进系统的三维模型与故障数据叠加,红色警示区域精准锁定在离子喷射口的导流结构上。“是内部导流片出现了不可逆形变,导致离子束偏移,推力衰减了60%。”他调出飞船设计参数,“这种导流片采用的是记忆合金材质,但在银河系边缘的强磁场环境下,合金的相变功能失效了,常规重启程序根本没用。”

    林薇的指尖在古籍数据库中快速滑动,从《天工开物》的“舟车篇”到达芬奇的机械手稿,突然停在一页泛黄的《考工记》拓片上:“你看这个——‘轮人为轮,斩三材,必以其时。揉辐必齐,平沈必均’。古人制作车轮时,会通过调整辐条的角度来校正轮心偏移,这不就是一种‘动态受力补偿’原理吗?”她将古籍图示与导流结构模型并置,“导流片的作用是引导离子束,就像辐条引导车轮的受力方向。既然导流片本身无法恢复,我们能不能在外部加装‘辅助导流栅’,通过调整栅格角度来修正离子束轨迹?”

    陈凯立刻调取维京人“船舵调校”的记载:“维京长船在逆风航行时,船员会通过微调船舵的倾斜角度来平衡水流阻力。我们可以给辅助导流栅设计成可旋转的百叶结构,借鉴这种‘动态调校’技术,让栅格根据离子束的偏移数据实时转动。”他快速绘制出设计草图,“材料就用飞船上备用的碳化硅陶瓷,耐高温且不受强磁场影响,加工方式可以参考古中国的‘镂空雕’技法,用激光在陶瓷片上切割出精准的栅格。”

    王玲接通“望舒号”的舱内摄像头,宇航员李哲正穿着舱内航天服站在推进系统检修口旁,手中握着便携式激光切割器。“李哲,听好操作步骤。”王玲的声音通过加密通讯传过去,“第一步,按照屏幕上的图纸,用激光切割器加工三块碳化硅陶瓷片,栅格间距必须控制在0.5毫米,这参考了《营造法式》中‘雕作制度’的精准刻度要求。第二步,将陶瓷片固定在导流口外侧的支架上,注意三片栅格的初始角度分别设置为15度、0度和-15度,形成梯度导流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