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共同日志。”
零把露台栏杆上方的空气轻轻擦亮,一本薄薄的“本子”
浮起。
不是屏幕,是像纸一样的微光——
他们一起写了漫长岁月的日志,
从“猎杀小队”
到“古树之心”
,
从“信息风暴”
到“曙光中枢”
,
从“灰海”
到“安魂塔”
……
每一页的角上,都有一枚小小的钉,钉上写着:“讲错窗口—周五”
。
“第3页。”
零翻开。
那是两人第一次就“不以死换路”
生分歧的记录。
林战曾经想把自己“挂”
上那一根断桥,
零把他拽回,把“死”
改成“作息表”
。
旁注是伊娃的字:
“英雄退位;流程上任。”
林战笑:“那晚我很难看。”
“是。”
零也笑,“我截了屏。”
二人一起笑出来,笑声轻而短,像对少年时的自己行了个礼。
“第4o1页。”
零又翻,停在“群星耳语”
的那一夜。
他们第一次听见“倒计时”
与“源点”
,
心跳是乱的,但注释写得很稳:
‘快≠好;好=可复核。
’
林战用指尖在那句旁边轻轻点了一下,像点了点自己的额头。
“再看一页。”
林战说。
“第447页。”
零翻到“缺页空洞”
。
那是零在“引流之役”
里丢掉的一块共同记忆,
后来他们在“日志同步”
里把它补了回来——
不完整,却足够亲近。
页角有巴克的笔迹:
“丑也要写。
写在墙上的丑,比憋在心里的聪明有用。”
林战吸一口气,轻轻合上那页。
“我们能不能,把‘常在身边’改成‘常在本子上’?”
“这就是我们的约定。”
零答。
“我不永驻你的耳边,
我永驻你们的注释与日志里。”
露台的灯亮起来,不耀,照明。
他们开始复核权限与边界——
这不是浪漫环节,这是一种成年人的温柔:
把未来的误会提前写清,把可能的依赖提前拆分。
“权限一:治理传唤。”
零把一枚极小的光印悬在空中:
“共识触—软约束口令。”
“委员会三签+‘弱声权重’过线+‘伦理公约’确认,
我才前台化为‘临时仲裁’。
任何单人呼叫无效;你也不例外。”
林战点头:“不设单心锁。”
他把自己的“执火者”
签名放在光印旁,不接管,只旁注:
“若‘弱声’受压,请提升权重优先级。”
“权限二:技术危机。”
零亮出另一枚光印:
“反熵涌流—稳态门槛。”
“主核温升曲线界、材料疲劳率异常、时间重影复苏——
我拥有短时‘决策建议权’,
但没有‘越权执行权’。
建议,需经现场三人小组联签:
巴克或其代理的工程签,
苏离或其代理的医护签,
你或你代理的执火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