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 竹之心(3 / 3)

玉笛修复后,青竹村恢复了往日的生机。阿竹因取竹之心失血过多,病了好些天,村民们轮流照顾她,把她当作村庄的恩人。

然而好景不长,半月之后,雨水又停了。林公再次吹响玉笛,却发现笛声虽美,却再也唤不来雨水。

村民们又愁眉不展:“这是为何?玉笛不是修好了吗?”

林公夜观天象,沉吟道:“玉笛虽复,但其神通未全。或许还需真正懂得竹之心的人来吹奏。”

众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阿竹。于是少女被请到竹王庙前,林公郑重地将玉笛交到她手中:“阿竹,你为救村舍得自身心血,与竹之心有缘,不妨试试吹奏此笛。”

阿竹迟疑地接过玉笛:“可我从未学过吹笛啊。”

“随心而奏即可。”林公鼓励道。

阿竹抿了抿唇,想起爷爷教她的那些山野小调,便将笛子凑到唇边。初时笛声生涩,但很快便流畅起来。她吹的不是什么高雅乐府,而是模仿竹林风声、溪水潺潺、鸟鸣啾啾的自然之音。

说也奇怪,随着阿竹的吹奏,玉笛散发出柔和绿光,笛声传遍四方。枯黄的竹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返青,干涸的溪流重新涌出清泉。更神奇的是,天空中乌云再次汇聚,甘霖倾盆而下。

雨停后,林公恍然大悟:“我明白了!竹之心不仅是竹子最坚韧的纤维,更是竹之精神——坚韧不屈,虚心向上,无私奉献。阿竹以自身心血浇灌竹翁,取其精华,实则与竹之心精神相通,故能奏响玉笛真正神力。”

此后,阿竹成了竹王庙的守笛人。她不仅学会了吹奏玉笛,还在竹翁旁建了一座小屋,与竹林为伴。每年干旱时节,她便吹响玉笛,唤来甘霖。

那棵千年竹翁因得阿竹心血滋养,不仅恢复如初,反而越发茂盛。阿竹常坐在竹翁下吹笛,笛声悠扬中,仿佛能听到竹翁苍老的应和。

青竹村再也没有遭遇过大旱,村民们也越发敬竹爱竹,懂得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理。而“竹之心”的故事,也一代代流传下来,成为青竹村最珍贵的传说。

每逢雨夜,老人们还会对孙辈说起那个勇敢的少女和她的竹之心,最后总会叹道:“这世上最坚韧的力量,往往源于最无私的奉献。竹如此,人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