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三峡移民局的日与夜(3 / 4)

三千多居民迁往湖北荆州的新农村。

“乡亲们,听我说。“肖承功站上临时搭建的木台,接过喇叭,“我知道大家有顾虑,我今天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人群安静了些,但眼神依然充满怀疑。

“先说说补偿標准。“肖承功翻开隨身携带的文件,“异地安置户除正常补偿外,每人额外增加五千元安家费,孩子转学由教育局专人对接...“

“钱能买来家乡吗“人群中突然传来一声质问。说话的是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我在镇上中学教书十年了,去了湖北还能当老师吗“

肖承功记下这个问题:“您贵姓“

“免贵姓李,李明。“年轻人有些意外於肖承功的认真態度。

“李老师,教育局正在与湖北方面协商教师资格互认。“肖承功示意秘书记录,“我向您保证,最迟下周一给您明確答覆。“

这个具体的承诺让气氛缓和了些。肖承功趁机邀请几位代表到临时办公室详谈。

办公室里,风扇吱呀呀地转著,却驱不散夏日的闷热。肖承功给每人倒了杯凉茶,然后拿出笔记本:“一个一个说,我记下来。“

“肖局长,不是我们不配合。“六十多岁的王婆婆抹著眼泪,“我老伴儿埋在后山,这一走,清明谁给他上坟啊“

肖承功笔尖一顿:“王婆婆,我们正在规划乡愁记忆馆,可以保存老照片、家谱,甚至迁坟...“

“那能一样吗“老人摇头,“你们年轻人不懂。“

沉默片刻,肖承功突然问:“您老伴生前最爱吃什么“

“啊“王婆婆一愣,“他啊,最爱我做的霉豆腐...“

“这样好不好,“肖承功认真地说,“我们安排人把您做霉豆腐的过程拍下来,连同您和老伴的合影,一起放在记忆馆。您还可以写封信给他,我们帮您埋在老屋地基下。“

老人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亮,缓缓点头。

谈话持续到深夜。送走最后一位群眾,肖承功揉著太阳穴,对秘书说:“通知各县移民办,立即统计类似王婆婆这样的特殊情况,一户一策解决。“

次日清晨,肖承功来到码头,准备乘船前往下一个调研点。突然,一个瘦小的身影衝过来拦住他。

“领导,求您看看我儿子!“是个衣衫襤褸的妇女,怀里抱著个面色苍白的小男孩。

原来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需要定期去主城医院治疗。妇女担心异地安置后就医不便。

肖承功当即联繫了市卫生局,协调建立了“移民医疗绿色通道“,確保特殊病患不受搬迁影响。看著妇女千恩万谢地离开,他心情沉重——这样的个案还有多少

调研的第十天,肖承功来到奉节县最偏远的安坪乡。这里將整体搬迁至山东寿光,从事蔬菜种植。

“听说山东冷得很,我们这些南方人受得了吗“村民们围著肖承功七嘴八舌。

“乡亲们,我特意请了寿光的同志来。“肖承功招呼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上前,“这位是寿光农业局的张科长,请他给大家介绍情况。“

张科长用带著山东口音的普通话,详细讲解了寿光的气候、住房条件和就业安排,还播放了当地视频。

看到现代化的蔬菜大棚和整齐的安置房,村民们的表情渐渐鬆动。

“去了真能分到大棚“有人问。

“不仅能分到,还有技术员手把手教。“张科长笑道,“我们那儿的菜农,年收入比这里高三四倍哩!“

这个实实在在的数字引起一阵骚动。肖承功趁热打铁:“下个月组织大家免费去寿光考察,眼见为实!“

离开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