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乙二、忏悔方法(分三:丙一、思惟业果;丙二、生惭愧心;丙三、正修忏法)
丙一、思惟业果
一、业果决定: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二、业果不失: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三、增长广大: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顆子。人生为善恶,果报还如此。
佛法的修学强调心为业主,所以修行之前先导正心态。
第一个心态,思惟业果决定。就是一个人的业跟前世有关。所以你今生接受了前生的业力,那前生的业力再加上你今生的执取造作,又形成了一个新的业力,又影响到来生。所以因果是丝毫不爽,就是因果的相续性是绝对没有差错的。就是说,没有一个业是从别人的身上跑到你身上的,没有这回事情。简单讲就是认命。就是你有这个坏习惯,你有这个业力,你不要不服气,就算你今生没有做,也是你前生做的。我再讲一次,没有一个业力是别人给你的,说别人把业丢给你,不可能!所以第一个、业果决定。跟你自己一定有关系,可能今生、可能前生、或者是前几生等等。
第二个、业果不失。如果你不处理,它永远不会消失掉,这个就是因缘轨则,这就是水流思想,当水流从上游流下来,有干净的水,有肮脏的水,这一滩肮脏的水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掉的,假使百千劫,所造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你不处理它不会自己消失。它不但不会自己消失,还会怎么样?
第三、增长广大。最可怕就在这里,你越晚处理越难处理,就是春天本来是种一个小种子,这个种子很小,像一个小粒黍一样。等到这个种子吸收了阳光、水分、泥土的养分以后,它长出来是万颗的果子。所以人生为善为恶,一开始都是很微小,但是因为你的轻忽放纵、辗转相续,最后果报变成不可思议。
这三个当中最重要引发我们惭愧心的,当然是第三个,就是增长广大。业力简单一句话就讲完了,越早处理越好,因为它不会消失掉;你拖得越久,你以后越难处理,就是这个概念。所以我们的惭愧心,来自于对业果的思惟,对真理的观察。好,有了思惟业果,就可以生起惭愧心了,看第二段。
丙二、生惭愧心
既识起因,能感后习,一、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今改前非,将修后是,从缘生灭,斯苦世法。于彼恶业,特生厌贱,发重惭愧,立对治过,洗心忏悔。
—《业疏》—
那么我们一开始是先探讨业因,是前生的业力跟思想留下来的一个问题。对未来来说呢,如果我们不处理,能感后习:
第一个、感种类相续而起;二、招苦报生后当受。
业力,它的可怕就是,它会影响你的思想,你本来只是在造业,业力本来造了就没了,比方说我今天去批评别人,这批评别人以后,你发觉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