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科举改革(2 / 4)

多是能够抄袭大唐制度便算不错了。这让他把中国科举引向另一个方向减少了不小的阻力。

大唐时候,科举当中稍微有名一些的考试,有多少科呢?细算一下,其实吓死人。除了考诗赋章的进士科、考死记硬背四书九经的明经科之外(注意:当时考的可不止五经,而有九经,也就是冯道刻印的《九经字样》当中涵盖的九经);

还有为选拔史官准备地明史科(唐穆宗时候才首次开设,当时距离黄巢起义已经只有四十多年了)、为选拔礼部主祭和刑名律令而设的明法科(明法科包含刑名律法和礼仪礼法)、选拔户部钱粮赋税统计官员的明算科(唐朝时未曾设置,五代时后唐、后晋两朝设置,后汉后又废除,后世再未设置)、甚至专门为选拔礼部下属的祠部司官员(掌管僧道宗教)而设置的明道科(考试内容是道家典籍,偶尔也有佛经。相当于是神学凭的考试)。

两年前,吴越刚刚得到常设“乡试”的资格时,钱惟昱便开始研究这些大唐以来的科举制度成法,当看到唐朝居然就有这么多实用主义的公务员考试时,心中着实是惊喜莫名,对于把科举制度引入正途,也着实多了几分信心。

……

想着容易,要具体实施便存在很多问题了。当了大王一个多月,除了安抚内部、收拢军权之外,钱惟昱便每天扑在这个事情上,尤其是很多东西还不好和那些旧制度出身的官僚商量,充其量只有素为钱惟昱亲善的通儒院大学士林克己可以一起谋划,另外便是刚刚被钱惟昱拔擢了礼部尚书头衔的十三叔钱弘俨正当其事。

周娥皇和钱惟昱聊完了纳侧妃的事情,便顺便看着钱惟昱在卷轴上反复涂抹筛改之处,不解问道:“大王此法删除了大唐时候积弊臃冗的明经科、明史科等死记硬背,无助于治理实用的科目。又加入了兵科、工部科,修正了明算、明法。按说已经日臻完善,究竟还有何事难决断呢。”

“爱妃却是有所不知。师法大唐旧制,略所筛改增补,设置刑名、算学、工程、兵科容易。但是要形成梯度的考试制度,却着实难以和现有成法相加——大唐时候,到中央朝廷集中考最后一轮之前,前置的程序着实随意不一。固然有按部就班、不肯营私舞弊的州道选用‘省试’、‘解试’的办法,也有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