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348章 无回头路(2 / 2)

。而既然做了,没有后路。”

像是她,亡国之君的孙女,但是这十八年的人生,岂是一个惨字了得。

邦媛没有回答,翻过身去,许久方道:“我睡了,你去吧。”

夜色下松涛如海风,平静的在抚摸着每个人的心头。而对于代王赵邦源来说,所有的杂丝和脆弱只允许出现一晚上而已,第二日鸡鸣时分,她照样穿戴整齐,面见大将,然后打马直奔太原府而去。

其实翻过太行山后,过阳泉至太原,

其实道路非常通畅。而袁继忠也不愧信任,这一路军管整齐,一直到了寿阳县,才和等在这里的李继隆汇合。

数年不见,李继隆倒是没怎么见老,但毕竟守在这里十天,精神这么还是肉眼可见地让他憔悴,看到抗事儿的邦媛到了,他大大松了一口气,半跪道:“臣参见大王,大王千秋。”

与之相比,邦源对这位老熟人就没这么客气了。因为李继隆不敢进驻太原,全面接手军务固然是情有可原,但也把他坑到风口浪尖上来了。所以她只是淡淡道:“节度情起。看这一路军容,想必老将军先去的消息已经被你封锁住了,现在就给寡人讲一讲具体的情况吧。”

李继隆当即请代王入县衙,两人详谈。

而这一天天高云淡,乃是八月初一,几百里外的东京城,平民百姓家一样的祥和繁荣,但大内却几乎沸反盈天。

无他,也不知是不是命运的巧合,太原的丧报和代王的急信几乎是同一时间到的。把三省的主官和官家赵滋都炸的不轻。

看到这个份儿上的人都清楚,代王这么做是从军事安全上无疑是最正确的。但是,军事是政治的延伸。在政治上,戴王这步棋可以说是把自己走死了,同时也让中书朝廷陷入很大的被动。

一向很少发变看法的温仲舒看着慷慨激昂了半天的寇准,最后还是咬牙道:“陛下,臣,参知政事,礼部尚书温仲舒,参奏两河元帅,代王赵邦媛擅权欺主,诽谤臣工。”

是的,赵邦媛引起这么大的反响,在于他毫不客气的指出了中枢朝廷这些年来的保守,严重拖了两盒军民的后腿。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