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场战爭只是欧洲列强及其盟友之间的廝杀,和美国毫无关係。
美国人没有理由为欧洲人的战爭流血牺牲。
而如今,战爭的阴影已逼近美国本土,美国再也无法置身事外。
威尔逊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召集內阁会议。”
这片沉睡的新大陆,终將要甦醒。
......
数小时后。
在伍德罗威尔逊的召集令下,美国內阁部长们匆忙赶往白宫。
所有人都疑惑地窃窃私语,不明白为何突然召开这场原本没有安排的会议。而在一片低语声中,保持沉默的伍德罗威尔逊终於开口了。
“想必各位都已知晓『茅利塔尼亚號』的悲剧。”
“愿主的仁慈庇佑那些可怜的亡者。”
隨著美国財政部长,同时也是威尔逊最小的女儿埃莉诺威尔逊的未婚夫、即將於一个月后迎娶她的威尔逊的准女婿,威廉吉布斯麦卡杜(willia gibbs cadoo jr.)的低声祷告,在场的部长们亦纷纷低头,为遇难者哀悼。
“法国的行为已经越界。他们无视我们立即停止潜艇攻击的要求,至今仍在继续无限制潜艇战。美国的中立受到了挑战,美国公民的生命正面临威胁。现在,是时候採取行动了。”
这番话违背了威尔逊一贯推崇的和平与孤立主义原则,但有时候,为了守护和平,人们不得不拔剑而起。
比起空喊和平的口號,毫无实际行动才是最可悲的吧
“......您是认真的吗”
部长们的第一反应,是这位昨日还在高喊“爱与和平”的总统是怎么了,是不是吃错了什么药
尤其是美国陆军部长林德利米勒加里森(ldley iller garrison),他的表情简直称得上五味杂陈,复杂至极。
这也难怪,加里森与威尔逊不同,他一直主张美国应该介入大战,结果因此遭到总统的打压,处处受掣肘,甚至他提出的“扩军计划”也未能获得白宫的全力支持。
可现在,威尔逊这位坚定的中立主义者突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开始討论参战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如此迅猛的態度转变,简直让加里森的脸色异常搞笑,不知该是哭是笑。
但不管加里森怎么想,威尔逊依旧像往常一样,对他的表情视若无睹,继续说下去。
“民意也在转向支持参战。我个人也不愿將美国捲入战爭,但战爭已然逼近,我们再也无法置身事外。美利坚合眾国,必须参战,投入这场终结一切的战爭。”
虽然在场的大臣们仍有些茫然,但他们已经隱约明白了威尔逊的意图,並纷纷点头表示理解。
確实,从扩张主义者的角度来看,这场战爭不仅能让美国的影响力更进一步,还能摆脱“二流列强”的標籤,真正与欧洲列强比肩。
说到底,如果参战真的对美国毫无益处,威尔逊就算再怎么勉为其难,也不会连考虑都不考虑。
威尔逊或许是个充满矛盾和偽善的人,但他的执政能力却毋庸置疑。
“那么,您打算何时参战”
“我个人希望在夏天来临前派遣部队前往欧洲,但......”
“很抱歉,阁下,那恐怕不现实。”加里森直接打断了威尔逊的话,语气中带著几分强硬,“扩军计划尚未完成,即便我们从现在开始全力推进,最快也要等到夏天,才能集结足够的军队。”
“如果是大规模派兵,自然如此,加里森部长。”威尔逊微微皱眉,语气依旧平静,“但英国陆军最初也是先派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