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离京一百里(3 / 5)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3257 字 11天前

远胜纸上所书。”

    卢象升眼眶微红:“陛下忧劳天下,臣虽远在边陲,亦感同身受。然国势虽危,尚有可为。只要君臣同心,整饬吏治,练兵足食,驱除盗贼,恢复河山,并非难事!”

    此言一出,四周百官无不侧目。温体仁冷笑暗生:好一个“君臣同心”,分明是挟功自重,意图染指中枢!

    崇祯却大喜,当即宣布:“传旨:卢象升加太子少保衔,授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京营戎政,提调团营事务,节制五军都督府各营兵马!”

    此令一出,全场哗然。兵部尚书乃六部要职,掌全国军政,历来由内阁推举、皇帝钦定。而“总督京营戎政”更是实权在握,意味着卢象升将直接掌控京师三大营近十万官兵。此等重权,竟一夜间集于一人之身,前所未有!

    温体仁脸色铁青,几乎站立不稳。他深知,自己苦心经营十余年的权力网络,或将毁于一旦。

    仪式结束后,崇祯邀卢象升入宫赐宴。席间,君臣畅谈国事,直至黄昏。卢象升直言不讳,痛陈时弊:

    “陛下,今日之患,不在外而在内。流寇之所以屡剿不灭,因其根源在于民穷;民之所以穷,因赋役不均,豪强兼并,官吏盘剥。若不改此弊,纵使调百万大军,亦不过治标耳!”

    崇祯频频点头:“卿言极是。然改革税制,牵涉甚广,稍有不慎,恐激起变乱。”

    卢象升慨然道:“臣愿主持此事!请陛下许臣设立‘厘革司’,专查天下隐田漏税,清丈土地,均平赋役。凡阻挠者,不论官职高低,一律严办!”

    崇祯动容:“若卿肯担此重任,朕又有何惧?准奏!即日起,设厘革司,以兵部尚书卢象升总理其事,赐尚方宝剑,可行便宜之事!”

    当夜,消息传出,满城震动。东林党人奔走相告,称“中兴有望”;勋贵之家则惶惶不可终日,连夜聚会议对策。而最坐立不安的,莫过于首辅温体仁。

    当夜三更,温府密室之中,烛火幽幽。一名黑衣人悄然潜入,正是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的心腹校尉。

    “大人,卢象升已被授予大权,明日便要开始清查京畿豪族田产。我等若不早作打算,恐祸及自身。”

    温体仁负手而立,冷冷道:“他想动我的根基?哼,本相倒要看看,他有没有这个本事。你去告诉骆养性,让他放出风声,就说卢象升在宣大期间,曾私通蒙古部落,换取战马粮草……虽无实据,但流言一起,自有不怕死的御史弹劾。”

    校尉迟疑:“可卢象升素有清名,恐难取信。”

    温体仁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清名?清名最怕的就是‘疑’字。只要让陛下心中生出一丝猜忌,就够了。记住,对付这种人,不必真凭实据,只需让他失宠于上,自然万劫不复。”

    与此同时,卢象升回到临时安置的兵部别院,仍在灯下批阅公文。幕僚杨廷麟忧心忡忡地走进来:“大人,您今日锋芒太露,恐遭群小嫉恨。尤其是那厘革司之设,触动了多少人的奶酪?依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