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离京一百里(2 / 5)

大明王朝1627 一橛柴 3257 字 11天前

问一句,陛下打算如何安置卢大人?”

    崇祯沉默良久,才缓缓开口:“你说,朕登基十一年,诛魏忠贤,罢阉党,励精图治,为何国事愈下?百姓苦,将士疲,官吏贪,边患频仍……朕每日寅时即起,批阅奏章至深夜,不曾懈怠一日。可为何,天下依旧糜烂至此?”

    王承恩不敢答话,只垂首立于阶下。

    崇祯忽而抬头,目光如炬:“因为朕身边,多的是温体仁这般巧言令色之徒!他们只会算计同僚,结党营私,却无一人肯为社稷赴汤蹈火!而卢象升不同,他是真正愿意为大明流血的人。可这样的人,一旦用之不慎,也会成为另一个‘张居正’。”

    他说完,猛然站起,走到御屏前,凝视着上面悬挂的地图??那是卢象升亲手绘制的九边防务图,红线纵横,标注详尽,连每一座烽燧的位置都精确到步。这是去年冬日,卢象升派人快马加鞭送来的礼物,附信只有一句:“愿陛下常观此图,知边事之艰。”

    崇祯伸手抚过图上“宣府”二字,指尖微微颤抖。

    “传旨。”他突然转身,“明日朕亲往正阳门迎候卢象升。百官随行,不得缺席。”

    王承恩大惊:“陛下!此举逾制!天子岂有出城迎臣之理?况且正阳门乃京师南大门,象征国体尊严,若为此破例……恐惹物议!”

    “朕意已决。”崇祯断然道,“卢象升非寻常臣子。他为国家守边十年,寒暑不辍,战马死于阵前者七匹,亲兵殉难者逾百人。朕若端坐宫中,待其跪拜叩首,何以慰忠魂?何以励天下?”

    王承恩再不敢劝,只得领旨退下。

    次日清晨,天尚未亮,正阳门外已是人头攒动。文武百官皆着朝服,列队等候。温体仁站在前列,面色阴沉。他昨夜得知皇帝要亲自出迎,震惊之余急忙召集心腹商议对策,却始终想不出应对之策。卢象升若得圣眷,他这个首辅位置恐怕难以久安。

    辰时三刻,远处尘土飞扬,一队骑兵缓缓而来。为首者身穿青布直裰,外罩一件旧铁甲,腰悬长剑,面容清瘦,颧骨高耸,正是卢象升。他并未乘轿,而是骑着一匹枣红马,身后仅数十亲兵,人人衣甲残破,却步伐整齐,气势凛然。

    城门前一片寂静。

    忽然,鼓乐齐鸣,宫门大开。崇祯帝身着明黄衮龙袍,在仪仗簇拥下列队而出。百官震惊,纷纷跪地叩首。唯有卢象升勒马停步,翻身下鞍,疾步行至御前,双膝跪地,声音洪亮:

    “臣,宣大总督卢象升,奉诏入觐,参见陛下!”

    崇祯快步上前,亲自扶起:“卿免礼。快快请起!”

    卢象升抬头,目光与皇帝相接,二人皆是一震。崇祯看到的是满面风霜、眼神坚毅的忠臣;卢象升看到的则是两鬓微霜、眼窝深陷的孤家寡人。一瞬间,无需言语,彼此心中皆明??这江山,已到了悬崖边缘。

    “卢卿一路辛苦。”崇祯拉着他的手,声音哽咽,“朕常览卿所奏边情,每每彻夜难眠。今日得见真人,方知卿之艰辛,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