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啥子新名堂哦?摆起摊摊请客了?”
王建安一看是陈阿姨,立刻递上一块弯瓜,如同看到了突破口:“陈阿姨,你来得正好!快尝尝这个弯瓜,帮我们品品,看跟直的有啥区别没?
我们这正搞试吃呢!就指望你这老主顾给句公道话!”
陈阿姨犹豫了一下,看着王建安诚恳的眼神,又看看他确实吃了不少,终于接过了牙签:“要得嘛,信你一回,我尝尝看。
要是吃了拉肚子,我可要找你哟!”
虽是玩笑话,却也透着小心。
她小心地把弯瓜片放进嘴里,细细咀嚼起来,脸上的表情从谨慎慢慢变为惊讶,眼睛微微一亮:“嗯……是挺脆甜!好像……水分还足点?也没得啥子怪味道嘛?”
有了陈阿姨这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而且她吃了还表示认可,围观的人群开始松动了一些。
陆续又有几个胆大的老顾客或好奇的年轻人上前尝试。
“咦?真的嘿,味道差不多!”
“好像这个弯瓜还更甜点?皮好像还薄些?”
“看来真不是药打多了或者坏了……”
正当试吃略有起色,开始有人询问价格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尖锐地响了起来:“哼!哪个知道你们是不是挑好的弯瓜来试吃?
坏的差的藏起来了?
再说了,谁知道短期吃没事,长期吃有没有害?
啥子激素不激素的,听着就吓人!
哪个晓得是啥子东西!”
这话一下子又勾起了人们内心深处对“未知”和“化学物质”的恐惧。
刚刚伸出的手又缩了回去,刚刚打消的疑虑又重新浮现。
场面一下子又冷了下来。
就在这时,一个戴着眼镜,看起来像个文化人的年轻人挤了进来,正是急匆匆从车站赶来的小刘技术员。
他额头上还带着汗,气息有点喘。
小刘技术员扶了扶眼镜,声音略显紧张但尽量清晰地大声说道:“各位叔叔阿姨,大哥大姐,请大家听我说两句。
我是省农业科学院的经济作物研究所的技术员,我姓刘。”
他拿出自己的工作证,向周围展示了一圈:“王家哥他们李家沟的大棚蔬菜种植,包括这个授粉新技术,我们省农科院一直在做技术跟踪和指导,也是我们的一个试验点。
我可以向大家保证,这种弯瓜的形成,确实只是因为使用了国家批准使用的、安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辅助授粉。
在特定条件下影响了果形发育,它和农药残留是两码事!”
他看到有人似乎没听懂,又换了个说法:“简单说,就是帮花朵结果子的药,只对植物有用,对人体没影响!
它的用量都是严格按照科学标准来的,安全性是经过很多实验验证的,大家可以绝对放心!
我们自己也经常吃!”
“农科院的专家?”人群一阵骚动。
在这个崇尚科学、尊重知识的年代,“省农科院技术员”这个身份在老百姓心中还是很有分量的。
“怪不得能种出反季菜,原来有专家指导……”
“农科院的人都说了没事,那应该就没事了吧?”
“我就说嘛,建安这孩子一直实在,不会骗人……”
“专家都吃了,那肯定没问题了!”
小刘技术员的出现和他的身份背书,加上王建安、尹志以及陈阿姨等人持续不断的试吃,像一阵风,逐渐吹散了人们心中的疑虑。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鼓起勇气上前尝试,尝过之后发现味道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