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每天愁眉不展,急得嘴上都起泡了。
每天收摊时,弯瓜几乎原封不动地剩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它们失去水分,变得蔫软,最后甚至不得不扔掉一些,损失不小。
他看着那些被丢弃的弯瓜,心里又委屈又心疼。
不仅零售如此,批发也遇到了更大的阻力。
尹彬拉着分级好的、装满弯瓜的筐子去批发市场试水。
虽然提前跟几个相熟的批发商打了招呼,但那些精明的批发商看到一筐筐奇形怪状的黄瓜,都皱起了眉头,纷纷摆手。
“尹老板,不是我不帮你,这瓜……品相太差了,我拿了也不好卖啊!现在的老百姓挑得很!”
“老尹,咱们合作这么久,直瓜我没话说,有多少要多少。
这弯瓜……呵呵,价格再低点我考虑要一点试试?不过话说前头,卖不掉我可要退给你!”
“这啥玩意儿啊?激素催的吧?吃了没问题?
我可不敢要,万一吃出事儿我的客户要找我麻烦的,我这小本经营,担不起这责任!”
无论尹彬怎么解释、保证,甚至拿出王建安那套亲自试吃的架势,批发商们大多将信将疑,不愿意大量接手。
只有极少数关系铁、胆子也大的,象征性地进了一点货,价格还被压得极低,几乎是成本价的一半。
晚上,王建安和尹彬回到住处,看着角落里那些没卖出去的弯瓜,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他们没想到市场的接受度这么低,谣言的威力这么大,分级销售的第一步就遇到了硬钉子。
王建安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子:“三哥,这样不行。光靠我们嘴说没用,得想个办法让大伙儿亲眼看到、亲口吃到,才能真正打消顾虑。”
尹彬叹了口气,揉着发胀的太阳穴:“道理是这么个道理,可咋个让他们相信嘛?
总不能拦着路人硬塞给人吃吧?人家还以为我们是疯子。”
王建安沉思片刻,眼睛忽然一亮:“有了!我们搞个“试吃”!
就在菜市场里摆个小摊,现场切黄瓜给大家免费尝!
最好再能请个“权威”点的人来帮我们站台说句话!”
说干就干。
王建安立刻让尹志第二天就在摊位旁边支起一个小方桌。
铺上干净的塑料布,摆上洗干净、切好的弯瓜和直瓜,插上密密麻麻的牙签,又挂上个醒目的手写牌子:“免费品尝!”
同时,他赶紧给留在李家沟的小刘技术员打了个电话,简单说明了这边遇到的困境和他们的打算。
恳请小刘尽快抽空来一趟蓉城帮个忙,“以省农科院技术员的身份”帮忙解释一下,科普科普。
第二天,抚琴菜市场7号摊旁的小“试吃点”果然吸引了众多好奇的目光。
但一开始,人们只是远远围观,指指点点,交头接耳,没人敢第一个下口。
“免费的?真有这么好的事?”
“不会是吃出问题没人负责吧?”
“这弯瓜看着还是有点吓人,谁敢试哦……”
“说是农科院的新技术,哪个晓得是不是唬人的……”
王建安和尹志也不催促,自顾自地拿起牙签,扎起弯瓜一块接一块地吃,吃得津津有味,还不停地招呼:“大家都来尝尝嘛,免费的啊,尝了不要钱!”
这时,一位以前经常来买菜、认识王建安的老熟客陈阿姨逛了过来。
她去年就常买王建安的黄瓜,对他家的菜质量和王建安的为人比较信任。
陈阿姨笑着问:“小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