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就敢死给你看。
养猪就不一样了,就算大旱天,只要井不干,给它喝够水,猪圈遮好阴,通好风,它照样子长肉。
冰雹,绵雨更没有影响,只要圈不垮就没问题,而且我们的猪圈位置那么高,也不可能会被淹到。
一场天灾下来,大棚可能血本无归,养猪顶多是长得慢点,损失有限,不至于让你一次就栽得爬不起来。”
这番对比让那些刚才想退社的人瞬间冷静下来。
张华安想起自己那几头中毒的猪,又想想王建安描述的菜苗死绝的场景,后背竟有点发凉。
“我晓得大家觉得养猪累,耗时又耗人。”
见气氛有点沉重,王建安话锋一转,带着点笑意。
“所以啊,我今天请大家吃这顿饭,一是热闹热闹,二来就是要说说养猪场往后咋个搞,让大家喂猪喂得松活点,多腾出手来搞大棚!”
这话瞬间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了过去。
就连那些只养了猪的人也都放下了酒碗。
“建安,快说,有啥子好法子?”张春城第一个吼出来。
王建安伸出一根手指:“第一,换饲料,把我们现在自己配的猪饲料,换成饲料厂做的成品饲料!”
“成品饲料?”张福德立刻摇头,“那玩意儿贵得吓人,喂不起,喂不起。”
“就是,我们自己配饲料用到的玉米那些,家家户户都种到有,就算去粮站买也便宜。”
王建安早料到这反应,他笑了笑:“不是这么算的,劳力也要算钱撒,自己配饲料,要去买玉米,买酒糟,搞发酵,还要煮猪食。
成品饲料,贵是贵点,但它营养配得匀称,猪吃了长得更快,算下来未必比我们自己配贵多少。
关键是省事,成品饲料不用煮不用拌,直接就可以喂猪,这省下多少人工?
这些省下来的人工,想多养点猪还是想多搞点大棚都可以嘛。”
最后王建安又说道:“所以要我说,养猪场是我们李家沟的定心丸,是保底的饭碗。
大棚菜是锦上添花,多挣钱的创收之路。
我们要不能光想着种菜发财,把养猪丢了,万一大棚遭了灾,大家伙儿喝西北风去?”
听完王建安的一番分析,不少人开始点头,刚才还有些躁动的心思,渐渐被压了下去。
尤其是那些家里劳力少又两头都想顾的,眼睛明显亮了。
“泽安舅舅,”王建安看向张泽安,“买饲料这个任务交给你了。
过完年,你就代表我们合作社,去找县里那几个大饲料厂谈。
我们李家沟养猪场现在规模不小了,以后还要扩大,用量更大,让他们给我们最优惠的批发价。
要是谈不下来,我们就多找几个队联合起来买。”
“要得!”张泽安酒意都醒了几分,“包在我身上!”
“好!”王建安赞了一声,伸出第二根手指,“除了饲料,还有第二个办法,是我自己瞎琢磨的。”
王建安起身走到院坝角落,那里堆着些废弃的木料和几截生锈的铁管。
他拿起一根长木棍在地上比划起来:
“大家看哈,我们现在的猪圈,是一排一排的,对吧?
我的想法是在每一排猪圈的上方,靠近走道这边架起一根结实的横梁,钢管最好,木头也行。”
说着他用棍子在空中画了条线。
“在横梁上,装上几个这种铁滑轮,滑轮上穿结实的麻绳或者粗铁丝。
绳子一头挂个大桶,桶里装饲料或者清水。
绳子的另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