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汴梁风起圣旨南来(3 / 5)

,虚张声势,李乾顺绝不敢轻易启衅!

此乃金人祸水西引、离间我宋夏,欲阻我光复燕云之毒计!

万不可中计啊!”

他踏前一步,目光如电,扫过对面以秦桧为的主和派大臣:“陈枢密临行前,早有明言:金人新败,士气低落,燕云空虚,正是犁庭扫穴、一劳永逸之机!

若此时收兵议和,无异于纵虎归山,养痈遗患!

待其喘息已定,联合西夏卷土重来,我大宋何以抵挡?届时,恐非半岁币所能填其欲壑!

陈枢密在河北厉兵秣马,火器精良,将士用命,收复燕云在即,岂能因西夏虚张声势而功亏一篑?!”

秦桧面色沉静,出班奏对,语调不急不缓,却字字诛心:“李相此言差矣!

金人固然败了一阵,然其主力未损,根基犹在!

西夏陈兵十万于边境,岂是虚张声势?若其真与金人联手,东西夹击,我大宋腹背受敌,危如累卵!

陈太初在河北,固然兵精,然燕云坚城岂是旦夕可下?一旦顿兵城下,久攻不克,西北告急,粮道被截,则河北大军危矣!

届时,悔之晚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转向御座上的钦宗赵桓,言辞恳切,带着浓浓的忧虑:“陛下!

国事艰难,当行权宜之计!

金人既肯主动议和,岁币仅需辽时之半,此乃天赐良机!

趁此议和,稳住金国,我朝便可腾出手来,全力应对西夏威胁,或可使其知难而退。

待西北平定,国库稍复,再图北伐,方为万全之策啊!

陈太初好大喜功,一心只念其收复燕云之功业,却置朝廷全局安危于不顾!

此乃武夫之见,非谋国之道!”

“你!”

李纲气得浑身抖,指着秦桧,“秦会之!

你这是误国之言!

金人反复无常,其言岂足信?议和?与虎谋皮罢了!

陈枢密乃国之柱石,其深谋远虑,岂是你等所能蠡测?!”

“够了!”

御座上的赵桓猛地一拍扶手,脸色苍白,眼中充满了疲惫、恐惧和深深的犹豫。

秦桧那句“腹背受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