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暗访(2 / 4)

赵桓斟酌着词句,语气恭敬却疏离,“儿臣昨日舟车劳顿,今晨仍觉有些乏力,恐难陪父皇登山览胜,扫了父皇雅兴。

不若父皇由地方官员陪同,尽兴游玩。

儿臣……想在城中随意走走,体察一番民情。”

赵佶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见儿子面色确实不佳,也不好强求,便摆了摆手:“既如此,你便好生歇息。

元晦,你呢?”

陈太初立刻躬身道:“臣愿陪同陛下在城中巡查,一则护卫周全,二则亦可借此了解南京政务民风,于新政推行或有裨益。”

他自然看出这对天家父子间的微妙气氛,乐得避开,更可借机与赵桓单独相处,深入了解其真实想法。

赵佶意兴阑珊,挥挥手道:“也罢,那朕便自行去了。”

说罢,在内侍和地方官员的簇拥下,乘上肩舆,径自出宫游山玩水去了。

送走太上皇,赵桓明显松了口气。

他换上一身寻常富家公子式的绸缎便袍,陈太初也作儒生打扮,带了数名精干侍卫混入人群暗中保护,二人便悄然出了行宫侧门,融入了商丘喧嚣的市井之中。

与汴梁御街的整齐划一、店铺林立不同,商丘的街市更显杂乱而富有生气。

道路两旁店铺与地摊混杂,叫卖声、吆喝声、牲畜嘶鸣声、铁匠铺的打铁声交织在一起。

货物从昂贵的苏杭丝绸、景德瓷器,到廉价的本地土布、竹木器具,应有尽有。

行人摩肩接踵,贩夫走卒、士农工商,各色人等穿梭不息,空气中弥漫着各种食物、香料、牲畜和汗水混合的复杂气味。

赵桓久居深宫,难得见到如此鲜活、充满烟火气的景象,起初还有些不适,但很快便被吸引。

他好奇地打量着路边的杂耍艺人,听着小贩们机巧百出的吆喝,甚至在一个卖糖人的摊子前驻足片刻。

陈太初则更多留意着市场的运作模式、物价水平以及商贩与顾客之间的互动方式。

“元晦,你看,”

赵桓指着一处围了不少人的摊位,“那是在做什么?”

陈太初望去,只见一个商人正拿着一叠类似票据的纸片,与几个看似农户的人在激烈地讨论着什么。

他解释道:“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