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暗访(3 / 4)

下,那似乎是‘青苗钱’之类的民间借贷凭证。

春耕时放贷,秋收后以粮抵债。

商丘地近运河,商贸达,此类民间金融活动远比内陆州县活跃。”

赵桓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正行走间,忽见前方街口一阵骚动,隐约传来争执之声。

二人走近,只见几名身着皂隶服色、腰挂铁尺的官差,正围着一个卖干果的摊主,语气强硬。

旁边停着一辆驴车,车上已装了不少米面粮油等物。

一个领头模样的差役抖着一张单子,对那愁眉苦脸的摊主喝道:“……府衙采买,乃是公务!

按这个价,把这些大枣、核桃称足五十斤!

快些,莫要耽误时辰!”

那摊主陪着笑脸,却带着哭腔:“差爷,差爷!

您这价……这价比市价低了三成还不止啊!

小本经营,实在是赔不起……您行行好,再加点,再加点…”

“放肆!”

那差役把眼一瞪,“官价就是官价!

岂容你讨价还价?再啰嗦,便以妨碍公务论处!”

说着,身后几个差役便作势欲动手强抢。

周围围观的百姓窃窃私语,面露愤懑之色,却无人敢上前。

赵桓眉头紧皱,低声道:“官府采买,怎能如此强横?岂不是与民争利?”

陈太初目光微冷,他久历世事,一眼便看穿了其中关窍。

他低声对赵桓道:“陛下,此事恐非简单的价格之争。

您看,他们采买的并非紧俏物资,且数量不大,却如此强硬压价。

依臣看来,这其中必有猫腻。”

他进一步解释道:“官府采买,本有定例,价格通常略低于市价,以示体恤民力,但也需保证商贩微利。

然眼前这般,压价如此之狠,极可能是这些胥吏从中捣鬼。

他们以极低的价格强买进来,回头向府库报销时,却仍按正常市价甚至略高的价格虚报,这中间的差价,便落入他们自己的腰包了。

此乃胥吏惯用的贪腐伎俩,名曰‘吃差价’或‘虚报冒领’。”

赵桓闻言,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他虽知吏治腐败,却没想到就在这天子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