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聪明和优秀,在别人眼中一文不值(3 / 4)

bsp;  林晚在门外偷偷拉他的衣角,他却没动,把竹笛往背后藏了藏,一步步退着出了排练厅。

    那天晚上,陈砚在护城河边上坐了半宿。竹笛放在膝盖上,风吹过笛孔,发出呜呜的响。

    林晚递给他个热馒头。

    “他们不懂,你的笛音里有日子的味。“

    陈砚咬了口馒头,没嚼,眼泪先掉了下来。

    他不是气别人不懂,是气自己傻,竟真以为凭着这点本事,就能让谁多看一眼。

    后来林晚要回城了。临走前她把个布包塞给陈砚,里面是本手抄的笛谱,最后一页写着。

    “笛音是给自己听的,不用给谁证明。“

    陈砚站在站台看着火车开走,手里的布包攥得发皱,直到火车变成个小黑点,才发现笛谱里还夹着张照片。

    林晚站在梧桐树下笑,辫子上系着红绳。

    陈砚还在砖厂待着。

    只是不再半夜蹲在院角吹笛了,改成每天午休时坐在窑洞口,对着堆得像小山的砖坯吹。

    工友们起初还笑他“酸“,后来听惯了,谁要是哪天没听见笛音,还会探头问。

    “陈砚,今天咋不吹了?“

    有次砖厂来了个考察的领导,听见笛音就往窑洞口走。

    陈砚正吹《春耕》,调子亮得像刚翻的泥土,领导站着听了半晌。

    问。

    “你这笛吹得好,咋不去专业团里?“

    陈砚把竹笛擦了擦,往口袋里塞。

    “砖厂的砖等着我扛呢。“

    领导还想再说,却被旁边的厂长拉走了。

    “老陈就是个粗人,瞎吹着玩的。“

    陈砚没抬头,继续扛砖。

    只是那天的笛音里,没了以前的急,多了点慢悠悠的稳,像窑里的火,不慌不忙地烧着,把砖坯烘得瓷实。

    四十岁那年,陈砚得了场病,不能再扛砖了。

    他回了老家的巷子,守着老槐树开了间修鞋铺。

    铺子门口摆着个小马扎,谁来修鞋,都能听见他哼笛调。

    有次个小姑娘蹲在铺门口看他修鞋,忽然说。

  &n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