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百工学堂育新才双花绣坊引新潮(3 / 3)

谓的传承,不仅是手艺的延续,更是人心的联结——当云罗的孩子会用瑞国的工具,瑞国的少年能唱云罗的歌谣,两国的界限,早就融化在日复一日的相处里了。

双花绣坊的灯也亮着。

王织娘和周娘正在赶制一批销往瑞国的锦缎,织机的咔嗒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周娘看着织出的花纹,忽然笑道:“等这批货卖了,咱们给学堂捐些钱,建个新的织布教室吧,让更多孩子能学手艺。”

王织娘点头:“我也是这么想的。

阿禾说她想学瑞国的‘堆绣’,等新教室建好了,就请兰妃娘娘宫里的绣娘来教。”

瑞国都城的深夜,苏婉还在翻看双花绣坊的图样。

兰妃和柳妃凑过来,指着一张“龙凤呈祥”

的花样说:“这个好!

龙用云罗的盘金绣,凤用瑞国的绒线绣,肯定能成为大婚的爆款。”

苏婉笑着点头:“我已经让人把图样送去给工部了,让他们在新造的龙舟上也刻上这纹样,等龙舟节的时候,让瑞国和云罗的百姓都看看。”

窗外的月光洒进宫殿,照亮了桌上的《双语童谣》。

林羽走进来,拿起童谣轻声念道:“你打犁,我织布,共种一块田;你酿蜜,我做糕,同过一个年……”

苏婉靠在他肩头,轻声道:“陛下,你看,孩子们都懂的道理,其实最简单。”

林羽握住她的手,眼中满是温柔:“是啊,最简单的,往往也最长久。

百工学堂育的是新才,双花绣坊引的是新潮,说到底,都是让日子越来越好。”

云罗的百工学堂里,阿豆的焰灵花陶罐被摆在陈列架上,旁边是瑞国女孩玲儿做的瑞云纹木梳,两种物件挨在一起,竟有种说不出的和谐。

学堂的钟声在清晨再次响起,孩子们的琅琅书声穿过雨雾,与双花绣坊的织机声、市集的叫卖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曲属于新时代的歌谣。

属于林羽与三千嫔妃的故事,在这充满希望的暮春里继续铺展。

而瑞国与云罗的土地上,百工学堂的孩子们正在茁壮成长,双花绣坊的锦缎正流向千家万户——这些年轻的生命与精美的手艺,正共同编织着一个更包容、更繁荣的未来,让和平的种子在岁月里深深扎根,绽放出最绚烂的花朵。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