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法,在阳光下会变色呢。”
披风的里子是瑞国的云锦,面子是云罗的流云锦,边缘绣着一圈会随光线变色的银线瑞云纹,看得人啧啧称奇。
钱老板小心翼翼地接过:“我这就让人送去,保证让娘娘们眼前一亮。”
瑞国都城的后宫里,兰妃正和柳妃欣赏刚送来的披风。
阳光透过窗棂照在披风上,银线瑞云纹果然泛起七彩光晕,衬得焰灵花像活过来一样。
“这手艺真是神了!”
兰妃抚摸着披风的质地,“比宫里的织锦更有灵气,王织娘和周娘真是巧夺天工。”
柳妃笑着说:“我已经让人去订了十匹双花锦,打算给各宫姐妹做夏季的常服。
对了,苏婉姐姐说要在瑞国也开一家双花绣坊分店,让都城的姑娘们也学学这新织法。”
苏婉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敖风的信:“刚收到云罗的信,百工学堂的孩子们进步很快,徐农官说有个叫狗蛋的少年,改良了播种机的漏斗,能节省不少种子呢。”
“这可真是好消息!”
兰妃笑道,“等秋收时,咱们派些宫女去云罗学学,把双花锦的织法和新农具的用法都学回来。”
御书房里,林羽正看着林风送来的贸易清单。
双花锦的出口量比上月翻了一倍,瑞国的铁制品和农具在云罗也供不应求,账本上的数字节节攀升,透着一派繁荣景象。
“陛下,云罗的百工学堂还缺些笔墨纸砚和五金材料。”
林风汇报道,“敖风督查希望能从瑞国调拨一批,臣已经让人准备好了。”
林羽点头:“再加些医书和药材,让太医院派个擅长儿科的太医去坐诊,孩子们的健康最重要。”
他翻到清单的最后一页,看到“双花绣坊拟在瑞国开设十家分店”
的条目,眼中闪过笑意,“钱老板和王织娘倒是有魄力,让户部给他们批些低息贷款,支持他们把生意做起来。”
林风拱手道:“臣这就去办。
对了,臣听说云罗的孩子们开始学两国文字了,敖风督查还编了本《双语童谣》,孩子们唱着歌就把字认了。”
“有心了。”
林羽拿起桌上的《双语童谣》,翻开一看,里面的童谣都带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瑞云松,焰灵花,同住一个家;你织布,我种田,日子美如画”
,读来朗朗上口。
云罗的百工学堂里,放学的钟声响起,孩子们背着布包,手里拿着各自的作品——陶土小罐、木刻犁头、绣着简单花纹的帕子,叽叽喳喳地往外走。
阿豆举着他的焰灵花陶罐,向敖风炫耀:“敖风哥哥你看,孙师傅说我做得好!”
敖风接过陶罐,仔细看了看:“确实不错,就是罐口有点歪,明天让孙师傅教你怎么修。”
他转身对徐农官说,“徐老,今日辛苦您了,我让人备了新米粥,咱们一起尝尝。”
饭堂里,工匠们和孩子们围坐在一起,喝着新米粥,吃着咸菜,气氛热闹得像一家人。
赵老根给徐农官盛粥时,忽然想起什么:“对了,敖风督查,瑞国的吴师傅说要送一批新的打铁工具来,还说要教孩子们做‘双花剪刀’——一边刻焰灵花,一边刻瑞云纹,又好看又好用。”
“太好了!”
敖风笑道,“我这就回信感谢他,顺便问问瑞国的染匠什么时候能来,阿禾她们都等着学新染法呢。”
夜色渐浓,学堂的灯还亮着。
敖风坐在灯下,整理着孩子们的作业,每一份都认真批注。
窗外的雨已经停了,月光透过窗棂照在桌上,照亮他写下的“精益求精”
四个字。
他想起林羽的嘱托,想起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忽然觉得,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