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没人敲锣开道火就钻进了门缝(2 / 2)

炭料配给制,推行“自由市炭”

,仅保留最低标准检测;同时宣布设立“民间火监会”

,由各州推选匠人、商贾、农户三方代表共治。

韦绶退朝时面色苍白,手中密折尚未呈递——那是她拟好的“全国统购案”

悬念的结尾

就在韦绶转身离去的瞬间,李承乾轻声说道:“火,若无规矩,必乱烧;但若规矩太严,火便无法燎原。

你明白了吗?”

韦绶停下脚步,缓缓点头,但眼中闪烁的却是不甘与疑虑。

她转身走向宫门,心中却在暗自筹划下一步的行动。

“民间火监会”

的设立,如同一粒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波澜。

数日后,第一批“自由炭市”

在润州开张,但这只是故事的开始……

数日后,润州的集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沈六郎带着少年团摆摊售卖自制“便携风嘴”

,价格仅为商会的一半。

风嘴小巧精致,一面刻着火焰的图案,另一面刻着“公火平权”

四个字,吸引了不少百姓驻足询问。

“这玩意儿真能省钱吗?”

一个戴着斗笠的汉子好奇地问道。

“当然!

用了这风嘴,燃炭时间能延长一倍,而且火苗更旺!”

沈六郎得意地回答,手上的动作麻利地给一个风嘴装上炭块,点燃后递给汉子。

汉子接过,用力一吹,火苗瞬间燃起,明亮而温暖。

人群中响起一阵赞叹声,更多的手伸向了沈六郎的摊位。

沈六郎和少年团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就在这时,韦绶出现了。

她身着华丽的长裙,面容冷峻地巡视着市场。

众人见状,纷纷低声议论,以为风暴将至。

然而,韦绶只是在沈六郎的摊位前驻足良久,没有责难,反而从袖中取出一枚刻好图案的铜模,递给沈六郎:“下次印火契,用这个——火焰下面加个秤杆,叫‘公火平权’。”

沈六郎接过铜模,心中一震,感激地点了点头:“多谢韦会长!”

韦绶微微一笑,转身离开。

当夜,她在账本最后一页写道:“火不能独占,但可以引领。”

在同一时刻,海南孤岛的密室中,一位素袍女子翻开新一页笔记,写下:“他们终于明白,光不是抢来的,是让出来的。”

灯光下,她手中的笔缓缓落下,就在这时,屋外传来阵阵寒风,仿佛预示着北方的冬天已悄然来临。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