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o章 钟不是响是问(1 / 2)

夜幕低垂,一顶不起眼的小轿晃晃悠悠地停在了东宫外幽深的小巷里,像一只蛰伏在暗处的夜枭。

房玄龄,这位两朝元老,此刻佝偻着身子,从轿中钻了出来,老态龙钟的模样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复杂的神色,望着被火光映红的宫墙,眼神闪烁不定,像是在进行一场艰难的内心搏斗。

他挥了挥手,示意身边的仆人上前,那仆人立刻躬身附耳,房玄龄压低声音,像是怕惊扰了夜的宁静,“去,将这个送进去。

记住,交给太子殿下亲启。”

说罢,递给仆人一个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包裹,那包裹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神秘。

仆人领命而去,房玄龄依旧站在原地,望着东宫的方向,久久没有离去,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东宫内,李承乾接过仆人呈上的油布包,眉头微蹙。

他小心翼翼地打开包裹,露出里面的一卷残破的纸张。

借着昏黄的烛光,李承乾仔细端详着,那竟是《贞观遗诏》的副本残页!

残页上,赫然批注着几行字:“匠籍之弊,久矣。

若有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举,勿以悖礼罪之。”

字迹苍劲有力,仿佛带着一股穿透时空的力量,直击李承乾的心底。

除此之外,还有一张短笺,是房玄龄亲笔所书:“老臣非助殿下,是助国本。”

短短几个字,却重若千钧,让李承乾心头一震。

李承乾展读良久,内心波澜起伏。

他命人将此页焚于井口,火光映照着他的脸庞,忽明忽暗,仿佛他的内心也一样在挣扎。

火舌舔舐着纸张,字迹逐渐融化,在跳动的火光中,仿佛有低沉的声音在吟诵:“非常之人……非常之举……”

与此同时,高士廉得知“信火铜钟”

即将立于太庙侧林的消息,顿时大惊失色,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坐立难安。

他连夜密召七位元老于私邸,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这口钟,绝不能立!”

高士廉怒不可遏,狠狠地拍着桌子,“此乃大逆不道之举,会动摇国之根本!”

其他几位元老也纷纷附和,一致认为必须将这口钟毁掉,以“镇邪火、安宗庙”

于是,他们决定趁夜焚钟毁碑,彻底将此事扼杀在摇篮里。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

次日三更,高士廉的家奴携带着火油潜至碑林,准备付诸行动。

然而,当他们抵达目的地时,却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只见韩十四率领着百余名匠属席地而坐,将那口铜钟围得水泄不通,每个人手中都高举着一支火把,熊熊燃烧的火焰将他们的脸庞映照得通红,如同守护神灵的勇士一般。

“这钟里有我爹的名字!”

一个匠属突然高呼,“谁动钟,先从我尸体上踏过去!”

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响亮,仿佛一道惊雷,在碑林上空炸响。

家奴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不知所措,只得灰溜溜地退了回去。

高士廉得知此事后,气得暴跳如雷,一把将手中的茶盏摔得粉碎,“一群贱民,也配守庙?!”

第二日清晨,韩十四独自一人登上了太庙的石阶。

他背负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着“庚字坑幸存者韩十四”

他跪在庙门前,朗声叩问:“礼部说我们无籍,工部说我们无录,户部说我们无粮——可我们活着!

我们背上有烙印,心里有名字!

陛下!

我们算不算人?!”

他的声音洪亮而悲怆,在空旷的庙宇中回荡,震耳欲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