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的袄子,重新净面梳头,这没多一会,又弄了一身。
一把扯过沈夕,拍掉他手上的糖堆儿,“珍珠,还不给少爷擦干净。”沈漫躲开沈夕的手,整天脏兮兮的,平时阿娘在有人看着他,晚上阿娘要伺候祖母捏肩捶腿没空出来,便只能由她带着弟弟出来。
出门前阿娘千叮咛万嘱咐要看顾好弟弟,外面拐子多,还有莫要让人欺负他。梁王和郡主也派了人远远跟着保护,有婆子有丫鬟还有侍卫,要她怎么照顾。何况沈夕就是个傻子,谁会拐带一个痴傻儿,他除了吃就是玩,有什么好看的。
沈夕看着被拍到地上的果子,咧嘴要哭,忽地身旁窜起绚烂的花火,一个个匣中迸发出只只翠鸟,翠禽吐焰这一幕奇幻景象瞬间吸引了他,呆呆地看过去。
“前面是闹花会呢,人太多了,”鼓乐喧天,开路、中幡、杠箱、官儿、五虎棍、跨鼓、花钹、高跷、秧歌、什不闲、耍坛子、耍狮子......游手随地演唱,堵得水泄不通。
“姑娘,前面那些人在走桥,我们也去吧。”溪雪护着沈寒不被人群挤到,“今日姑娘得好好走走,消除百病。”
“长姐,去走桥吧,”陆松指着前面三五成群走桥的白衣女子,把手里的官人灯递给陆青,“走一走,长姐定能消灾解难,否极泰来。”
走桥是上元节的传统习俗,女子结伴持灯走桥可以消除百病,百姓管这个叫“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
去年上元节,陆青也走过,不过是和郡主一起走的太平桥,逛了三四里长的黄河九曲灯后,她都累得走不动了,郡主拉着她要去走桥。
出门前,扶桑给她换了一套织金如意灯笼纹白绫袄,金线和彩线交替出八宝璎珞的吉祥纹样,配蓝缎裙,裙襕织绣了回纹,寓意福寿绵长,外罩了一件石青色缠枝纹兔毛斗篷保暖。扶桑说京师的特色就是上元节女子观灯要穿白衣,也叫月光衣,象征着月神会来庇佑你。
桥上的女子三三两两挤在一起,月光皎洁,白衣轻盈,远远看去像是星河垂下一根根烟火丝线,串起一粒粒珍珠。诗文里写“葱绫浅斗月华娇”,大概就是这幅场景吧。
陆青缓缓踏上石桥,今年走桥她不为自己,为郡主祈福。人多拥挤,她的斗篷被人用力扯住,“姐姐,姐姐。”熟悉又稚嫩地叫声,把陆青定在原地。
是,是沈夕。
沈夕拽着她的斗篷,憨笑着看她,“姐姐,姐姐。”
滚灯如月光移到掌心,那张熟悉的脸近在眼前,眼睛里澄明透亮,弟弟认出她来了吗?她已经不是沈寒了呀。
沈夕把滚灯夹在胸前,伸手去拿陆青手中的官人灯,吃吃地笑,“姐姐,灯,灯。”
夕哥儿,陆青把官人灯递过去。
“呀,少爷。”珍珠慌张挤过来,“您跑那么快做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