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品的按察使明尊卑了吗?这还就算了,竟然有区区五品按察司佥事列名正二品的都指挥使前。
这位五品按察使司佥事明尊卑了吗?从二品的布政使司的布政使竟然对同为三司的正二品都司蔑称‘武弁’。
官已经坐到了布政使了,不小了,可他明尊卑了吗?这些人怎么拿的功名?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刘健,李东阳,谢迁语塞。
任你巧舌如簧,诡辩群,经验丰富,可是面对摊开到桌面的事实,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虽然他们私下里都鄙夷武弁,可是有些事能做不能讲,有些道理谁都懂却不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之前从内阁到六部九卿全都放任,司礼监又和武臣不是一路,何况他们也自认使读书人,因此同样不吭声。
历任皇帝倒是有想改变这种状况的,奈何人亡政息,慢慢的这就成了规矩。
如今郑直这混进文官里边的臭虫冷不丁冒出来,拿这个说事,他们还真的无话可讲。
李东阳最尴尬,因为他也出身卫所籍,所以听了郑直的理由,立刻闭口不言,不再吭声。
“那也该就事论事,签批时提醒一二,下次改正就好。”
谢迁不得不强词夺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
郑直这次却没有退让“下次复下次,下次何其多。
圣人言,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既然俺现了问题,为何不解决,反而留给后来人为难?”
刘健哪怕火冒三丈,也对郑直冠冕堂皇的理由,找不到一丝漏洞。
后悔没让对方签批都察院,否则郑直非得让那些无理搅三分的骂死。
要晓得,巡按御史不过七品,却是以小治大,因此他们的题本,更加不堪。
不过巡按御史还有巡抚御史都是自宣德以后一点一点展而来。
郑直可是抱着《诸司职掌》还有《大明会典》研究了几个月,还真不一定怕。
于是傍晚下值时,文渊阁传出消息,内阁生了激烈的争吵,郑直这位不晓得能坐几日的小阁老还吵赢了三位老臣。
这消息瞬间扩散到整个皇城,乃至整个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