誉的义举。
讲句不该讲的话,郑解元已经退了五十步,何妨再退五十步呢?”
郑直错愕的看着程敬,他真没有想到有人竟然能够将这么不要脸的话如此光明正大的讲出来。
拿起茶杯,不再理会对方,自顾自的喝了一口。
“程某受人所托,忠人之事。”
程敬拱拱手“得罪之处还望郑解元多多包涵。”
嘴上讲着,却并没有起身离开的意思。
郑直见此,只好放下茶碗,准备离开。
“程某朋友的买卖谈完了,不晓得郑解元有没有兴趣和程某谈谈买卖?”
程敬抢先起身拱手。
“哦?”
郑直这才开始仔细打量对方“不晓得程举人有何指教?”
“这买卖他们给了俺一成。”
程敬老老实实的回答“若是俺与郑解元合作,能够得到多少?”
郑直斟酌片刻“一成。”
“好。”
程敬竟然想都不想就答应了“俺该如何做?”
“程举人为何舍好友的一成,而就在下的一成呢?”
郑直不懂。
“他们与俺不过是狐朋狗友,况且许的那一成,恐怕俺永远也拿不到。”
程敬老老实实的回答“一群没见识的,他们作死,俺可没有打算陪着一起死。”
“所以……”
郑直有些不相信,这也太扯了,还没开始打,对方的幌子直接反正了。
虽然对方给出的理由是目下每一个皇明读书人都认同的标准答案,可郑直就是感觉不真实。
“他们就是俺的投名状。”
程敬拱拱手“俺家自打四十多年前出过一个监生后,到了俺这一代,才有了起色。
俺今年已经四十三了,没机会了,可是俺的儿子还有。”
商人永远不懂读书人的心思,正如读书人永远不会去正眼看商人一般。
银子,确实是好东西。
可是相比起功名来讲,啥都不是。
只要有了功名,有了官身,银子自然就来了。
“俺也不过一个举人,答应不了程兄啥。”
郑直又不是两三岁的孩子,自然不会被对方轻飘飘的几句所迷惑。
“无妨。”
程敬是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拿出一张纸“这是河滩上那几具尸体的身份,有很多人都能作证他们随着船沉入河里的。
还有他们告诉俺,郑解元家的马庄已经出了问题,亲族之间也会有些龃龉,还望郑解元多加提防。”
拱拱手,起身就要告辞。
“不晓得程兄认为,俺开价多少合适?”
郑直开口询问。
“七千两?”
薛汉、钱斌、华朝安三人听了报价,顿时觉得耳朵出了问题。
毕竟他们之前的预估心理价位不过是三千两啊。
这段日子郑直也在积极筹备,又投入了不少,所以这已经是个良心价了,再加上那六百两,算下来已然不低了“程举人这买卖咋谈的,两千多两的买卖,如何就成了七千两了?”
“因为郑解元又买下了那五顷田西边另外的五顷良田。”
面对三家隐隐的指责之意,程敬也无可奈何“契书都签了。
他是打算在那里修一座回水堤,以免再遇到之前一般的洪水。”
钱斌一听,想了想,顿时怨气小了不少。
几人之中,他对滹沱河最了解,倘若真的能够修建一座回水堤,那么对于整个码头,乃至周围的耕作都有好处。
“凭啥让俺们再扔四千两。”
薛汉却不干了“俺们不修那东西,只要有个码头就好。”
,码头对于他来讲,就是方便运送马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