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 朱国彦(1 / 3)

蓟州城

“咚!

咚!

咚咚咚!”

沉闷如雷的撞击声再次响起,巨大的攻城槌在外层包铁的掩护下,一次次轰击着早已伤痕累累的蓟州城门。

城墙之上,箭矢如蝗,滚石檑木带着呼啸不断砸下,每一次落下都伴随着建奴士兵凄厉的惨嚎或是骨骼碎裂的闷响。

“火油!

给我往下倒!”

城头一名都司声嘶力竭地吼着,几名士兵合力抬起一口大锅,滚烫的火油倾泻而下,浇在密密麻麻试图攀爬云梯的建奴兵身上。

瞬间,惨叫声、皮肉烧焦的“滋啦”

声和刺鼻的气味弥漫开来,几个火人惨叫着从云梯上跌落,又引燃了下方的同伴。

城下,建奴的弓箭手毫不示弱,密集的箭雨如同乌云般泼洒向城头,不时有明军士兵惨叫着中箭倒下,被同伴拖到垛口后方。

城垛、女墙上早已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箭孔和刀劈斧砍的痕迹,砖石碎裂,血迹斑斑,浸染成暗红与黑褐交织的恐怖色彩。

这已经是建奴围攻蓟州的第十二天了。

自遵化城破的消息传来,恐惧便如同瘟疫般在蓟州蔓延。

无数从遵化、三河方向逃难来的百姓涌入城中,带来了前线的惨状和建奴的凶残。

蓟镇总兵朱国彦紧急收拢了溃兵,加上城中原有的守军、临时武装起来的丁壮、以及从周边卫所勉强抽调的部分兵力,勉强凑齐了号称三万之众,死守这座京畿门户。

战斗从第一天开始就异常惨烈。

建奴依仗其野战精锐和强悍的单兵战力,轮番猛攻。

城头的明军则依托城防,将火炮、佛朗机、虎蹲炮等各式火器挥到了极致。

震耳欲聋的炮声是这十二天里蓟州城的主旋律,硝烟几乎从未散尽。

然而,建奴似乎也适应了这种节奏,他们用填壕车、楯车掩护,蚁附攻城,甚至挖掘地道,无所不用其极。

明军的火器虽利,但消耗也大,且精度和射远非后世可比。

许多老旧的火炮打不了几轮就可能炸膛,佛朗机炮子铳的更换也需要时间。

更多的战斗,依然要靠刀枪、弓箭和滚石檑木这些传统手段来完成。

特别是当建奴的勇士顶着箭雨和火油冲上城头时,残酷的白刃战便在狭窄的城墙上爆。

穿着臃肿棉甲、号称精锐的明军家丁与挥舞着厚重刀斧的建奴巴牙喇兵绞杀在一起,长枪捅刺,腰刀劈砍,鲜血染红了脚下的每一寸土地。

那些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武器的乡勇丁壮,虽然勇气可嘉,但在凶悍的建奴面前往往支撑不了多久,他们的伤亡最为惨重。

朱国彦身披重甲,早已看不出原来的颜色,上面沾满了血污和尘土。

他的佩刀刀刃已经卷曲,手臂因连日挥砍而酸痛不已。

他刚刚亲手将一个试图爬上云梯顶端的建奴劈落,沉重的尸体砸在下面的同伴身上,引起一片混乱。

他挥刀砍翻一个越过垛口冲进来的敌人,滚烫的鲜血溅了他一脸。

他抹了一把脸,望着眼前惨烈的景象,心中焦灼如焚。

十二天了,粮食在消耗,箭矢在减少,火药也不多了,伤亡更是日益惨重。

他这临时拼凑起来的三万之众,还能撑多久?京师的援军,到底在哪里?

这些念头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心,但他旋即攥紧了腰间的刀柄,冰冷的触感提醒着他——那道来自紫禁城的密旨,字字千钧:‘死守蓟州,不惜代价,待朕大军!

退?他不能退!

这道旨意如同烙铁,深深印在他的骨子里。

身后不仅是通往京师的咽喉要道,失则京畿震动;更是那份沉甸甸的君恩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