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以逸待劳(3 / 3)

弟之勇,天下共知。你麾下的铁骑,亦堪称当世精锐。但,多尔衮是什么人?此人非莽夫,乃是当世枭雄。他用兵狡诈,深谙人性。他明知我军在此严阵以待,为何还要大张旗鼓,以如此不堪的阵势前来?他就是要激怒我们,尤其是激怒你,唐王弟。”

“他巴不得我们出营浪战!”桂王的手指,沿着沙盘上那道深邃的壕沟模型缓缓划过,“我军之长,在于坚阵、利炮、地利。我军这数百门从澳门采购的红夷大炮与自造的将军炮,才是真正的杀手锏。敌军之长,在于骑射、机动,以及那不计伤亡的人数优势。我等若放弃坚固的营垒,将我们最宝贵的精锐骑兵投入到一场规模未知的野战之中,便是以己之短,攻敌之长。三千铁骑虽强,但一旦陷入二十万大军的泥潭,被其无穷无尽的轻骑兵骚扰、分割、包围,后果不堪设想。那多尔衮,巴不得我们主动离开这坚固的龟壳,与他在野外纠缠。”

“王弟请看,”朱常瀛的手指,从营寨模型,移到了那条代表着清川江的水线上,“我军背水结营,看似是兵家大忌,实则是陛下密诏中的妙笔。它断绝了我军后退的念想,让我们上下一心,唯有死战。营前,有深壕箭塔;营内,有数百门火炮,早已标定好了射击诸元,布成了天罗地网。我等之使命,陛下在密诏中说得清清楚楚,乃是‘铁砧’!”

“铁砧之德,在于坚,在于固,在于能承受千锤万凿而不移!铁砧,岂能主动去撞锤头?锤头自有那手持大锤的铁匠去对付!”

“我以为,当行‘以静制动’之策。”桂王的声音,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智慧与冷静,“任他千军万马,我只据坚城,以逸待劳。就让他用那些朝鲜人的尸体来填壕沟,用那些汉军旗的性命来试探我们的火力。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我们要将敌军,尽数诱至我大营之前,诱至我火炮铳阵的死亡范围之内。用我军最强的火力,去一层层地,消磨他,碾碎他!让他那二十万大军的锐气、士气、力气,在这座钢铁堡垒面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待其力竭气衰,军心动摇,待那支真正的‘铁锤’从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时,方是我军三军齐出,一锤定音,毕其功于一役的时刻!”

这番话,如同一盆掺着冰块的冷水,彻底浇醒了那些热血上涌的将领。他们看着沙盘上那如同刺猬般,布满了防御工事的巨大营盘,再联想到那数不清的火炮,都陷入了沉思。桂王殿下所言,句句在理。这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考量,更是对君王心意的揣摩与遵从。陛下的意图,已然明了。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