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郑红旗提出方案,张庆合欣然同意(1 / 7)

张庆合只是笑了笑,没有直接回答他关于药厂的话,而是换了个角度,说道:“红旗啊,关于你在曹河县兼任县委书记这个安排,当初市委让你过去,主要是考虑到国有企业比重大,压力大。再加上李显平啊在曹河捂盖子,很多问题集中爆发,局面比较复杂,有着稳定局势的特殊需要。现在看来,曹河县的整体情况基本稳定了,国有企业改制平稳过渡,社会面也没出什么大乱子。你在关键时刻,确实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

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郑重起来:“但是呢,从长远和规范的角度看,副市长兼任县委书记,毕竟只是一个过渡方案。下一步,你不可能一直这么兼着。你的工作重心,肯定要逐步转移到市政府这边来,分管的口子会更实、更具体。特别是下一步,”他略微停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郑红旗,“我离开之后,新的领导班子肯定会有通盘的考虑。你要有这个思想准备。”

郑红旗自然明白张庆合要调走的事,明天的考察组谈话,他自己也要参加。他收敛了笑容,正色道:“张市长,您说的这些,我都懂,也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但是,只要我一天还是曹河县委书记,我就得尽一天的责任,就得为曹河县争取利益。虽然曹河县发展有压力,工作的难度也更大些,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各项工作基本上都理顺了。我和满仓县长配合得也很好。我还是想着,在离开曹河之前,能再为当地争取一些实实在在的项目或者政策,这样我也安心。”

两人心里都清楚,这种兼任不可能长久,郑红旗迟早要回市里。他现在强调困难,无非是想在卸任前,为曹河多争取一些资源,也为自己积累更多的政绩和口碑。

张庆合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的想法,然后才回到制药厂的话题上:“红旗,关于药厂落户的事,我要给你再解释一下。最开始,省里确实有想法把新厂放在我们东原,当时市里面的考虑,也更倾向于放在受灾的平安县,算是支持灾后重建。但是,”他加重了语气,“市里面也不能搞一刀切,剥夺其他县区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才会同意你们东洪、曹河,还有平安县,都拿出方案来竞争。这是最初的考虑,也是出于公平和调动各地积极性的目的。”

郑红旗认真地听着。

“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庆合坦诚地说道,“东宁市也参与了竞争,而且他们的力度非常大。先是东宁的市长亲自带队,到省制药厂去拜访;没过多久,东宁的市委书记又亲自带队去了一趟。这释放的信号非常强烈,显示了东宁势在必得的决心。红旗啊,你要知道,东宁市的经济总量、区位优势,都比我们东原要强。如果市里面不采取一些非常规的措施,仅仅依靠常规的汇报和方案竞争,我们东原在这次争夺中,基本上是没有什么胜算的。”

郑红旗点了点头,脸色凝重起来:“是啊,东宁的实力的确比我们强。他们书记市长一起上,这个分量,省制药厂的领导不能不考虑。”

张庆合说道:“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于书记和我经过慎重考虑,默许了瑞凤同志,利用她的一些老关系,去联络了与省制药厂的感情;也默许了朝阳同志,通过他的一些私人渠道,做了一些推动工作。说实话,”他看向郑红旗,目光坦诚,“走到后来这一步,已经不完全是我们三个县之间的竞争,也不完全是东原和东宁两市的竞争了。从某种角度上说,现在是省制药厂,因为看中了东洪县所能提供的某些特定条件,才最终决定选择在东原建厂,并且明确要求落在东洪。而不是因为省制药厂决定落户东原,我们才选择了东洪。红旗啊,这一点,逻辑关系你要搞清楚。”

郑红旗听完张庆合这番推心置腹的话,顿时觉得豁然开朗。原来背后还有这样一层复杂的博弈。他之前只是从市县竞争的角度看问题,觉得市里偏袒东洪,现在才明白,市里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