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记,咱们再从其他渠道努力吧。只要资金到了市里,相信拨到光明区后,咱们还能和常云超书记、令狐区长商量。常书记不是不通情理的人。"
丁洪涛拍拍大腿:"这事也不好向于书记汇报。要是让于书记知道我们工作没做好,还得做检讨..."他停顿一下,似乎在斟酌措辞,"朝阳,我建议你以大局为重,主动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争取支持。你在张市长面前分量重,找个合适时机..."
我没有立即接话,心里权衡着,这事找张叔是不是合适。
丁洪涛心里清楚,当初调剂资金既是为了争取光明区委书记常云超的支持——常云浩是市政府党组成员,下一步晋升副市长的热门人选;也是想下一步以县委书记身份带资金赴任,增加自身分量。如今这步棋显然走错了。
车过平水河老桥时,桥面发出"嘎吱"的声响。这是一座石拱桥,桥栏上的青石板碾压的极为光滑。丁洪涛望着桥下湍急的河水,若有所思:"工程质量太重要了。这座桥是五八年建的,经历多少次洪水都安然无恙。而八十年代建的那四座新桥,才几年就成危桥了。运动式搞建设最容易出问题啊。"
"是啊,"我接话道,"当时追求'东洪速度',片面赶工期,忽视质量,再加上偷工减料。这个教训很深刻啊。"
二十多分钟后,我们来到了马关乡境内的平水河大堤。大堤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平水河边。临时指挥部设在大堤中段,是几顶军用帐篷搭建的。帐篷门口人来人往,十分热闹人。
听到汽车声,马关乡党委书记林晓松和田嘉明迎了出来。林晓松穿着雨靴,裤腿上沾满泥点,看来是刚从工地上下来。
"丁书记、李县长,你们可算来了。"林晓松十分自然的接过丁洪涛的公文包,"刚才韩局长说水位又涨了两公分。"
走进帐篷,里面摆设简陋,酷热难耐:一张折叠桌,几把椅子,墙上挂着防汛示意图。水利局局长韩冰一边拿着蒲扇扇风一边正和几个技术员在图纸前讨论着什么。见我们进来,大家都站起身。
"坐坐,都坐。"丁洪涛摆摆手,自己先在一把折叠椅上坐下,"说说情况吧。"
林晓松先汇报:"丁书记、李县长,我们已经动员了两千一百人,主要是各村的壮劳力和基干民兵。现在分成三班倒加固大堤。就是河沙还没到位,只能先用土袋加固。"
丁洪涛皱眉:"两千多人...比起光明区的一万两千人还是少了点。你们乡还能再动员吗?"
林晓松面露难色:"现在正是夏锄的时候,壮劳力大多下地了。再说很多年轻人都去南方打工了..."
田嘉明接过话头:"丁书记,我们重点防护两个薄弱段:一个是平水河与水库之间的堤段,防止河水倒灌;另一个是马关闸口。水库还没完工,完全不具备蓄水条件。"
丁洪涛问起河沙情况,田嘉明回答:"价格没涨,还是每方八块五。是从邻省采购的优质河沙,明天就能运到。"
"质量要把关啊,"丁洪涛叮嘱道,"可不能以次充好。"
"您放心,"田嘉明推了推褐色眼镜,"我让水利局的技术员现场验收,不合格的坚决退货。"
丁洪涛满意地点头,转而问韩冰:"水位情况怎么样?"
韩冰神色凝重,指着图纸说:"今天又涨了两公分,现在达到五米六二。上游几个县都在下雨,咱们这明天预报有中到大雨。如果上下游同时降水,形势很不乐观。"
丁洪涛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你们搞技术的就爱危言耸听。直接告诉我,大堤守不守得住?"
韩冰立即保证:"书记放心,按照现在的防洪标准,大堤绝对没问题!不过..."
"不过什么?"
"如果出现超标准洪水,比如百年一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