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田嘉明送礼市局,向建民直面矛盾(6 / 7)

?什么时候给?杨书记……哦,现在是杨副县长了,他当时拍板征地的时候,可没说清楚后续啊!最关键的是,钱是给了县财政,你们还不知道咱们县里财政,他妈铁公鸡,一毛不拔,现在他老杨人走了,留下这烂摊子,我能变出钱来?你们实在不行找老杨。”

黄志修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沉默地抽着烟,半晌才道:“朱镇长,您是多年的老城关了,在城关镇说话有分量。我们不是不讲理,也知道镇里困难。但群众情绪压不住啊。西关村一千多亩地被圈进去,七八百号人指着这点钱过年。当初是连哄带劝,甚至……唉,有些手段不太光彩,才把地征下来。现在承诺不兑现,您说,群众能不上火?真要闹到县委县政府门口,丢的可是整个城关镇的脸,您脸上也无光不是?”

这话软中带硬,点到了朱峰的痛处。他烦躁地挥挥手:“行了行了,别给我戴高帽!这样,”他像是下了决心,站起身,“我带你们去找向书记!他是县委常委,又是新来的书记,这事他得拿主意!钱的事,他说了算!”朱峰心里盘算着,正好让这位空降的“高干”见识见识基层的“水深火热”,看看他有什么高招。

一行人来到二楼东头的书记办公室。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向建民打电话的声音。朱峰象征性地敲了两下,不等回应便推门而入。

向建民正对着话筒低声说着:“……好,情况我知道了,晚上我当面向县长汇报,咱们再具体商量……”看到朱峰带着一群人进来,他立刻对着话筒说了句“先这样”,便挂断了电话,脸上迅速浮起温和的笑容,站起身迎了过来。

“朱镇长,有事?”向建民的目光扫过朱峰身后的黄志修等人,心中了然,但神色依旧从容。

朱峰脸上堆起笑容,侧身介绍道:“向书记啊,打扰您了。这位是西关村的黄志修支书,这位是刘店村的刘进才支书,还有几位是村干部。他们是为了工业开发区征地补偿款的事来的。这事儿啊,比较复杂,牵扯到历史遗留问题,我这边实在有点……力不从心,只好带他们来向您汇报一下,请您定夺。”

向建民主动伸出手,与黄志修、刘进才等人一一握手,力道适中,态度诚恳:“黄支书,刘支书,同志们啊,欢迎欢迎。我刚到城关镇,很多情况还不熟悉,正需要多听听大家的意见。来,都请坐。”他示意众人落座,自己也坐回办公桌后,目光平和地看向朱峰,“朱镇长,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详细说说。”

朱峰便把工业开发区征地时承诺的“农转非”落空、每亩地额外补偿一千元但一直未支付、开发区推诿责任、群众情绪激动等情况,又复述了一遍,语气中不乏无奈和暗示问题的棘手。黄志修和刘进才也适时补充了几句,强调群众的实际困难和年关的紧迫。

向建民听得很认真,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轻轻点着,等朱峰说完,他才开口,声音沉稳:“朱镇长,黄支书,刘支书,情况我大致了解了。”他看向黄志修,“黄支书,西关村被征了多少地?涉及多少户群众?当时除了这一千块钱,还有没有其他明确的书面承诺?”

黄志修连忙回答:“向书记,西关村被征了接近一千八百亩,主要是护城河以西的好地。涉及农户二百多户,人口由接近760口子。当时除了口头答应‘农转非’和每亩加一千块,没别的书面东西了。您知道的,县里国庆不顶用了,这‘农转非’后来不了了之,大家伙儿就指着这一千块钱了。”

向建民点点头,又看向刘进才:“刘支书,你们村被占了多少地?主要是做什么用途?”

刘进才道:“我们村不多,就十七八亩,是修开发区那条通区公路占的。钱不多,但群众也等着呢。”

向建民沉吟片刻,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朱峰脸上,语气带着一种责任感:“朱镇长,两位支书啊。这件事,城关镇党委政府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