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8章 田嘉明送礼市局,向建民直面矛盾(5 / 7)

对田嘉明态度恭敬,显然也是熟客。

推开“芍药厅”包间的门,一股暖意混合着茶香扑面而来。交通局局长丁洪涛和周海英两人已经到了,正坐在主位旁边的沙发上,悠闲地品着茶。看到田嘉明和廖文波进来,他放下茶杯,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站起身伸出手:

“嘉明书记来了!这位是……?”

“丁局长,您好!这是我们县局的廖文波副局长,年轻有为,业务骨干!”田嘉明热情地介绍,同时侧身让廖文波上前。

廖文波连忙上前一步,双手握住丁洪涛伸来的手,微微躬身:“丁局长好!我是廖文波,久仰您大名!”

丁洪涛的手温暖有力,他上下打量了廖文波一眼,笑容和煦:“文波同志,你好啊!嘉明书记可是很少这么夸人的。坐,快请坐!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

时间又来到了新的一天。年关的脚步愈发急促,城关镇大院里,不少非紧要部门的办公室已悄然上锁,留下空荡的走廊和几分冷清。然而,中午时分,位于大院二楼的镇长朱峰办公室,气氛却与这节前的松弛格格不入。

东原城关镇驻地有两个村,一个是西关村,一个是东关村。西关村支书黄志修,一个脸上刻着风霜、眼神透着精明的老同志,由于资历老,兄弟多,再加上和已经去世的黄志行老县长是本家,在城关镇一带颇有威望。他和刘店村村支书马进才带着几位同样面带愁容的村干部和村民代表,挤在朱峰不算宽敞的办公室里。

“朱镇长,您给句准话,这征地款,到底啥时候能发下来?”黄志修的声音不高,带着长期与基层打交道的沉稳,但话里的分量却不轻,“眼瞅着就要过年了,西关那边几百号人,眼巴巴等着这笔钱买年货、还饥荒。当初说好的‘农转非’和安排工作都是空头支票,这地钱再不给,我这老脸往哪搁?群众怕是要到县委大院门口去‘拜年’了!”

朱峰靠在椅背上,手指间夹着的烟灰积了长长一截。他四十出头,在城关镇摸爬滚打近二十年,从办事员熬到镇长,自认对这片土地和人心了如指掌。前任书记杨明瑞升任副县长后,他本以为党委书记的位置非己莫属,没想到空降下来一个市委办下来的向建民,还挂着县委常委、统战部长的头衔。这让他心里憋着一股难以言说的郁气。

“老黄啊,”朱峰把烟灰弹进搪瓷缸子,发出轻微的“叮”声,语气带着一种见惯风浪的无奈,“你找我要钱,我找谁要去?这工业开发区占的地,是咱们城关镇出面征的,这不假。可人是工业开发区在用!钱呢?彭凯歌书记和周炳乾主任那边,你又不是没去找过。人家怎么说?‘地是你们征的,手续是你们办的,钱自然该你们收,该你们发。’这皮球踢得,比国足还溜!”

旁边刘店村的支书刘进才忍不住插话:“朱镇长,我们也不是没找过企业,企业说占地费交到县里了,所以啊,我们不知道找谁了。我们刘店,开发区那条通区公路,可占着我们村十七八亩好地呢!群众天天堵我家门要钱,我这年都没法过了!当初征地的时候,可没说这钱要拖到猴年马月啊!”

朱峰瞥了刘进才一眼,从桌上拿起半包“红梅”,抽出一支来,接着将烟盒丢给刘进才,自己也续上一支,慢悠悠点上:“进才,你老家才几亩地也跟着凑热闹?工业区主体在西关,你那点边角料,能值几个钱?再说了,”他吐出一口烟圈,目光转向黄志修,“老黄,当初征地阻力那么大,公安局都出动了,才把地拿下来。为啥?不就是因为给的条件太‘灵活’吗?你们当初就该顶住压力嘛。

黄老支书无奈说道:“朱镇啊,答应进厂工作,结果厂子没影;答应‘农转非’,结果屁用没有。最后每亩地加一千块钱,才勉强安抚住。当初可是你带队,我们都是支持你的工作啊!

朱峰说道:“哎。这一千块怎么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