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是深呼吸了一口气,摒除杂念,将目光投向案上刚发下来的考卷。
——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了。
按照顺序,早晨考贴经和墨义,先发下来的是贴经的卷子。
把卷子浏览了一遍,陆北顾发现,贴经的题目难度并不难,至少远比省试要简单。
这也可以理解,官家刚才已经明说了,殿试不考记诵,而且对于他们这种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来讲,贴经题目出的再难,其实也是难不住人的。
故而殿试的出题思路就是干脆把贴经出简单点,让考生开场放松下来,接下来发挥出最高水平。
陆北顾认真地把十道贴经题的答案都先在草稿纸上写了一遍,确认无误后,誊写到了试卷上。
这个过程没花费多少时间,而陆北顾能感受到,在正前方,有目光始终在关注着他.
不过陆北顾并不好抬头,殿试是有严格的礼制规矩的,若无允许,不得擅自窥探天颜,冒犯君王。
故此,他也只能低着头熬时间,心里也开始琢磨起了昨天的事情。
宋庠已经给他分析了,像是昨天的那种情况,宫内的内侍,为了躲避皇城司必然存在的监视,一般来讲,通常是无法将宫内的信息迅速传到宫外的。
故而哪怕是位高权重如贾昌朝,昨天也同样处于干等的状态,等待着谋划成或不成,而无法及时从宫中得到消息,他与宫内的联系,不可能如宫外的田况给宋庠送消息那般畅通。
但今天就不一样了,今天贾昌朝必然会得到消息,大概率也就会有后续的谋划出现。
所以陆北顾也不能傻等着,如果等他考完殿试之后,官家下旨给开封府让他按照规矩接受调查,那么他就得跟着去开封府一趟,到时候该找谁,怎么说,都是需要提前细细思量的。
而对于陆北顾来讲,他其实反而很期待这次接受调查。
因为在陆北顾看来,贾昌朝的陷害不是没有破绽的,或许对方自觉能够消灭可能存在的人证物证,但他认真推理过后,觉得还是有机会抓住蛛丝马迹来进行反击的。
但这有个前提,那就是开封府得反过来配合他。
说实话,这很难做到。
因为他虽然与包拯见过,但两人其实也谈不上有什么交情,甚至在热气球一事上,陆北顾对包拯还是有所隐瞒的,所以他完全无法确定开封府主官包拯对他是个什么态度。
故此,在陆北顾的计划里,就没有把包拯当做他“反客为主”的点。
“好在,还有他的副手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