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刘璟的尴尬(1 / 3)

绣衣卫大统领杨檦低着头,步履略显沉重地走入殿内。他深知汉王此刻召见所为何事,心中早已是七上八下,后背隐隐有冷汗渗出。他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臣杨檦,参见大王。”

刘璟目光平静地落在他身上,语气听不出喜怒:“显进(杨檦字)来了。今日宴会之上,那番‘热闹’,你可有耳闻?”

杨檦心头一紧,知道重头戏来了,他硬着头皮,将身子躬得更低,几乎是以一种请罪的姿态回道:“回大王,臣……臣有所耳闻。只是……臣事先确实并不知情,未能及时察觉奏报,是臣失职,请大王责罚!”他试图先承认失察之罪,以退为进。

刘璟其实经过贺拔明月的开释,已经不怎么生气了,但他需要借此敲打绣衣卫。他故意冷哼一声,声音拔高了几分,带着明显的质问:“不知情?二十三个原周国官员,闹出这么大动静,难道事先都不用碰头商议吗?难不成是心有灵犀,约好了今日一起上来给孤演这出戏?你杨檦,身为绣衣卫大统领,执掌五千绣衣卫,监察百官,侦缉不轨,号称无所不知!这么大的动作,你竟然告诉孤,你事先毫不知情?你手底下那些人,难道都他娘的是吃干饭的不成?!”

这一连串的质问,如同重锤般敲在杨檦心上。他不敢辩解,只能将腰弯得更深,声音带着苦涩:“大王息怒!中原之地新定不过数月,百废待兴,绣衣卫在此地的布置……确实尚未完全成熟,人手、渠道皆在梳理构建之中,难免有疏漏之处,臣……臣万死!”

“尚未成熟?”刘璟听到这个借口,眉毛一挑,是真的有点动气了,“我们去年十月拿下许昌,定鼎中原,如今已是阳春三月!整整五个月的时间!你杨显进告诉孤,你连在洛阳、许昌这些核心之地的布置都还没完成?连二十几个官员串联都查不出来?你这绣衣卫大统领,到底还能不能干?若不能干,趁早给孤滚回你老家种地去!”他的话语毫不留情,带着金石之音。

杨檦被骂得额头冷汗涔涔,他知道不能再含糊其辞了,必须给出具体原因。他抬起头,脸上满是无奈和委屈,开始倒苦水:“大王明鉴!非是臣不尽心,实在是……实在是裴公(裴侠)他……他太能干了!”

“嗯?”刘璟一愣,这关裴侠什么事?

杨檦继续诉苦,语气甚至带上了几分抱怨:“裴公出任中原行台尚书以来,雷厉风行,整顿吏治。为了清除旧周积弊,防止官员盘根错节、徇私舞弊,他将中原各州郡县的官吏频繁调动、轮换!往往是今天刚费尽心思,将一个可靠的探子安排进某个官府衙门,还没等探子站稳脚跟,熟悉环境,过上两天,一纸调令下来,官吏换了!新来的上官要么自带班底,要么重新考察,三两下就把我们好不容易安插进去的人给清退了出来!如此反复,探子根本插不进去,难以接触到核心消息。臣……臣现在只能让探子在外围盯梢,观察官员出入、交往,难以深入其内部啊大王!”他说得情真意切,显然这五个月没少在裴侠的“高效率”下吃瘪。

刘璟听完,顿时一阵无语,嘴角微微抽搐了一下。他千算万算,没想到问题竟然出在这里!

裴侠清正能干,锐意改革,这本是他极为赞赏和倚重的,结果却阴差阳错,把负责情报的绣衣卫给坑了。这真是……让他有火都没处发。

他揉了揉眉心,语气缓和了些,转而问道:“那……今日闹事的这二十三个官员,你总该查过他们的底细了吧?可有什么问题?贪腐?结党?或者别有用心?”

杨檦脸上露出更加苦涩的笑容,摇了摇头:“回大王,臣接到消息后,立刻调阅了所有相关卷宗。这二十三人……早已被裴公像筛沙子一样,在原本的周国官吏中反复筛了几轮,能留任的,各个都是经过考验的。据查,他们为官确实清正,家资……甚至可以说清贫,真正是‘清如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