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贺若敦这事,简直是办到了他的心坎里!
刘亮当即铺开信纸,笔走龙蛇,给刘璟回信。
信中写道:
“臣亮顿拜上大王:
大王神武,富有四海,承天受命,此乃天下共知。
然树大招风,刘姓者众,难免良莠不齐,屡有无耻之徒,妄图攀龙附凤,坏我汉室家声,臣每思及此,常感痛心疾!
今闻贺若将军明察秋毫,于中山行此雷霆正义之举,为国除奸,为大王正名,臣闻之,不胜欣喜,感激涕零!
此真乃社稷之幸也!
待贺若将军凯旋回京,臣必当备下厚礼,亲自登门拜谢,以表寸心!”
写完信,他吹干墨迹,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立刻命人以最快的飞鸽将此信传回邺城大营。
---
当刘璟在邺城收到刘亮这封回信时,展开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他都能想象出刘亮写这封信时那副咬牙切齿又拍手称快的模样。
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将信纸放在烛火上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心中暗道:“算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刘亮这家伙对‘穷亲戚’是都不在乎,我瞎操什么心?反正死的也不是我全家,关我什么事?由他去吧……只是苦了那个刘昼了。”
自此,贺若敦在汉军中,除了早已名声在外的“汉王第一心腹爱将”
、“汉军第一嘴贱毒舌”
之外,又莫名其妙地多了一个响亮的新头衔——“汉军第一正义之士”
,专治各种冒充宗亲、攀附权贵的不法之徒,令那些想走“亲戚路线”
的人闻风丧胆。
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刘亮,则在长安深藏功与名,继续兢兢业业地替他的“大王兄长”
过滤着一切不受欢迎的“家族血脉”
。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