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国需要的是真才实学之人,不是靠祖荫的纨绔子弟!我早就说过,想要做官,就得拿出真本事来!\"
退朝后,刘璟回到后宫,显得有些疲惫。尔朱英娥体贴地为他按摩太阳穴:\"大王今日在朝堂上发火了?听说郑尚书当场晕了过去?\"
\"二弟这个岳父,只顾自家利益,不顾国家前途。\"刘璟闭目养神,\"科举一事,必须推行。否则数十年后,朝堂上尽是些酒囊饭袋。\"
这时,四岁的长子刘英跑进来,身上穿着件歪歪扭扭的蓝色毛衣:\"父王看!这是我自己织的!\"
刘璟惊讶地拿起毛衣,只见针脚杂乱,但确实是一件完整的小毛衣:\"英儿何时学的编织?\"
\"跟母亲学的。\"刘英骄傲地抬头,\"母亲说,王者当知民生疾苦。我会织毛衣,就知道百姓做一件衣服多不容易了。\"
刘璟感动地抱起儿子:\"说得好!王者当知民生疾苦。英儿比那些朝堂上的老顽固明白事理多了。\"他转向尔朱英娥,\"爱妃教子有方。\"
尔朱英娥微笑看着父子俩:\"大王,臣妾有个想法。既然要开科举,何不让后宫也读些书?免得将来与大王说话,都听不懂朝政大事。\"
\"准了!\"刘璟心情大好,\"就从《三国志》开始读起。免得你们整天只知道织毛衣!\"
\"臣妾可不读那打打杀杀的,\"贺拔明月俏皮地撇嘴,\"我最近想看那本《搜神记》,听说里面都是奇闻异事。\"
三人都笑起来,暖阁内充满温馨气氛。
窗外,春光正好。刘璟知道,经过这个冬天的休养生息,他的汉国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新的挑战。
而此刻,他只想享受这难得的家庭温馨。朝堂上的纷争,南方的威胁,都暂时抛在脑后。毕竟,即使是雄才大略的汉王,也需要片刻的宁静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