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东宫之强过盛,朝中必疑。”
“疑,就让他们疑。”朱瀚缓缓起身,负手而立,
“我们若要扶太子,就不能扶一个只会点头的木偶。东宫要强,要刚,要锐。只有这样,才能压住那些人的喉咙。”
“你去备几份折子,孤亲自写,明日上殿。”
“写什么?”
朱瀚嘴角露出一抹冷意:“举荐三人入东宫——贾永清、林士澄、沈在礼。”
王延一震:“这是为太子出力了。”
“不,只是顺水推舟。”朱瀚悠悠道,“他若能撑船,我便为他布风。若撑不起,那这船也只能沉。”
窗外风过,竹林呼啸如歌。
朱标身着素锦袍,步入讲舍。
无丝竹声,无仪仗随,只一人、一卷、一道眼神,已令讲舍落针可闻。
他并不坐主案,而是走至众人前,缓缓启口:
“诸位皆为我东宫所择之才,或自寒门,或出士林,入我东宫,非为享福,而是负重。”
他抬眼一扫,在林士澄等人面前顿了一下,续道:
“此《新政十议》,乃我与罗文端、三位先生夜以继日共议之策。今日不为讲经解义,只为诸位明一理——凡入东宫者,皆为将来治国之器。”
贾永清出列一揖:“太子殿下既称此为‘新政’,敢问,是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