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众叛亲离(3 / 4)

p>

军中比武,连败十余名教头,被破格提拔为校尉。

某日边关告急,率领百余轻骑夜袭敌营,所过之处敌酋授首。

此战过后,我的名号传遍楚国。

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我被调离了北境。

临行前,我最后找蓑衣客饮酒闲谈,告诉他,自己马上就要离开了。

蓑衣翁对我说:“你自去就是,等到你死的时候,这把剑会自己回到我身边的。”

“倘若我在此处的事情了结,说不准能够在你还活着的时候,再去找你把酒言欢。”

数十年间,这灵剑随我南征北战。

剑身始终光洁如新,未曾染上一点儿血迹。

我的威名随着战功一同累积,从校尉升至偏将,最终,成为镇国大将军。

“将军,你这宝剑从何而来”亲随年少的眼睛里满是崇敬。

他叫李仪,是我最看重的一位亲随。

我轻轻擦拭着剑身,笑道:“那它来头可大,乃是仙人所赐。”

其余亲随笑道:“萧将军又在糊弄小孩儿了。”

“你们这些人,我说了又不信。”说这话时,我吹胡子瞪眼,惹得军营内外一片笑闹之声。

约莫五年前,边疆一场大战由我亲自奠定胜局。

庆功的烟火照亮郢京夜空。

独坐席间,看着自己遍布老茧的双手,这双手曾斩杀过敌将,也曾杀过自己手下的逃兵,甚至还杀过虎妖。

可年事已高,我也想要退下战场,安享晚年了。

然而情况隐隐约约,让我感到有些困惑。

朝中多年的至交好友暗示自己,功高震主,恐怕有人要对自己不利。

这究竟是什么道理

我为了楚国,打了不知道多少胜仗。怎么到了和平稳定,战火暂熄的时候,便是功高震主了!

甚至,还要牵连到李仪那孩子!

这还有天理么!

可是,当我回到郢京的时候,才反应过来,长子早已入朝为官,次子尚了公主。

儿女央求着我不要辞官,就在京城安安分分地养老。

解甲归田的奏章三次被驳回。

郢京的宅院里,我常对着那柄灵剑发呆。

如果真的能够在郢京这样繁华的地方安安分分养老,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可是,似乎所有人都盼望着我死去。

楚王疑心太重,自己不死,他始终不安心,处处向萧家施压。

结果,便出现了一个非常荒谬的状况。

那就是一位名震天下的楚国功臣,晚年竟然不得善终,家人时时刻刻希望自己尽早离世。

只有我离世,陛下才会安心,甚至暗示会为了弥补,而让萧家人仕途坦荡。

我自觉已经身陷朝野的泥潭,却不愿让年轻的李仪也步自己的后尘。

于是将其中利害告知,劝他假死脱身。

某个夜晚,我抱着剑独坐中庭,听见厢房里传来争执的声响。

“若再拖上三年五载,陛下对咱们家的猜忌……”

“可那是父亲啊!”

“大哥!难道要全族的坦途,为父亲一人陪葬么”

我轻轻叹了一口气。

然而叹气,无法将心中那口郁结的伤悲叹出去。

我当然可以因此大闹一场,将这些不肖子侄一一惩戒,将那位企图给自己下毒的儿媳打杀。

让孙子孙女,好好看看他们的父母双亲,是多么不孝、多么令人不齿。

可是……

这太不体面了。

人到老了,心气真是会改变的。

我觉得太累了。

早点死去,到阴曹地府,去找那亡故的老伴儿……

似乎也不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