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他实在困难,快要撑不下去了,就私下里借给了他一些钱,先把命吊住。同时,那时候我们家正好在偷偷做收知了猴的生意,我就也从他那里收购知了猴,让他能有个相对稳定点的收入来源。”
“就这样,靠着这点帮衬,他的日子才慢慢熬了过来,总算挺过了那段最难熬、几乎要垮掉的时光。”
他继续说道,话语中透露出超越年龄的成熟与远见:“再后来,我看外面的政治风向渐渐有了松动的迹象,就劝说他,让他不要再在这里苦熬,应该想办法回省城去活动活动,多方奔走,争取让他父亲早日得到平反,恢复工作。”
“李长征还算听得进劝,也觉得这是一线希望,就回去了……”
“他回到省城后,确实也是四处求告,据说是想尽了一切办法。果然,皇天不负有心人,没过太久,李邦彦主任就真的被平反昭雪,重新回到了重要的工作岗位上。李长征自然也结束了在弯河当知青的苦日子,回到了省城,开始了新的生活。”
刘青山用简洁而清晰的语言,将这段充满艰辛、人性温暖与关键抉择的往事叙述完毕。
他没有刻意夸大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但每一个关键节点上的及时援手、理性分析和有效建议,都清晰地呈现出来,勾勒出一条由绝望到希望的转变轨迹,而他自己,正是那个在关键时刻提供了支点的人。
听完刘青山这番平静却蕴含巨大信息量的叙述,
刘树义和刘树茂两人脸上都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奇神色。
他们相互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不可思议。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自家这个年纪轻轻的孙子,与这位如今已简在帝心、前途无量的地方大员之间,竟然存在着如此深厚、如此关键、甚至可以称之为“救命之恩”与“指点迷津”的深厚渊源!
这绝非普通的相识或泛泛之交,这是在对方家庭最困顿、最绝望的至暗时刻,雪中送炭、施以援手,并且指明了方向,可以说是切实改变了对方家庭命运轨迹的深厚恩情!
惊奇过后,涌上心头的便是难以抑制的、为家族感到的强烈欢喜!
以他们多年在高层工作的经验和对那位老领导行事风格的深刻了解,凡是能被老领导在非正式场合特意提及并表示高度赞赏的干部,无疑都是极受青睐、被寄予厚望的“潜力股”,未来绝对会被委以重任。
这个李邦彦,
凭借弯河试点的巨大成功和来自最高层的明确赏识,极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执掌一方、举足轻重的封疆大吏!
而自家孙子,
竟然在几年前,于无声无息之中,就和这样一位潜力巨大的政治人物及其家庭建立了如此稳固、如此正向、基于患难与共的深厚关系!
这简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机缘!
这意味着,老刘家完全有可能,也完全应该,将李邦彦及其背后所代表的政治资源,精心经营和发展成为家族未来在地方上的重要战略盟友。
甚至,
通过后续更深入的交往,比如……
刘树义突然想到刘红苕……
或许可以考虑更进一步的关系,将其紧密地绑定为“一家人”,形成牢不可破的利益共同体。
刘树义的思维转动得更快,想得也更为深远!
他脑海中瞬间闪过了之前刘青山提出的那个令人振奋的“军政两开花”的战略构想——一条腿扎根军队,保家卫国;另一条腿发展地方,建设民生。
此刻,他豁然开朗,犹如拨云见日!
原来,自己这个看似年轻的孙子,其眼光和布局能力,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刘青山早就已经开始未雨绸缪,在暗中为这条至关重要的“地方腿”落子了!
而且这一步棋,走得如此精准,如此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