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西北·弯河!(2 / 4)

的沙沙声,再也感受不到往日熟悉的颠簸。

看到这条水泥路,就连内心激荡不已的刘树义和刘树茂都不由得暂时从紧张的思绪中抽离出来,眼中露出惊讶和赞赏的神色。

刘树茂忍不住率先开口,声音带着军人特有的洪亮和直率,啧啧称奇:“好家伙!这路修得真气派!水泥路通到村口,这规格,都快赶上城里了!了不得!真是了不得!”

刘树义也微微颔首,沉稳的目光扫过路两旁整齐的屋舍和远处似乎新开辟的田地,语气中带着一丝感慨和肯定:“是啊,仅看这条路,就知道这弯河大队搞得确实名不虚传,很有气象。社员们能齐心合力把路修成这样,说明集体经济有实力,民心也齐。不愧是上了内参、得到首长肯定的‘率先解决温饱’的典型。”

两位老将军的赞扬,让刘青山心中也涌起一股与有荣焉的自豪感。

家乡的点滴进步,都让他感到欣喜。

车子沿着这条崭新的水泥路一路向村里驶去,更多的变化映入眼帘……

一些房屋似乎翻新过了,墙上刷着白灰;村道两旁栽种了整齐的树苗;远处坡地上,以往贫瘠的田埂似乎被修缮得更规整;甚至还能看到几个冒着淡淡青烟的地方,不知道是什么厂子散发出来的。

一切迹象都表明,这片土地正在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

虽然已是冬末,

田里的庄稼早已收割,但依然能看出土地的精心打理。

田埂整齐划一,沟渠修缮一新,显示出土地承包到户后,社员们对自家田地的极度用心。

更显眼的是,道路两旁许多农户的院墙外,都整齐地码放着一人多高的、金灿灿的玉米棒子垛,或是堆着尖尖的、用麻袋装好的麦秸秆,像一座座小山,无声地诉说着去年那场前所未有的丰收。

这与刘树义、刘树茂两人记忆中往年此时村里常见的萧索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了不得!!”

刘树茂指着窗外那连绵的粮垛,声音洪亮,带着毫不掩饰的赞叹,“瞧瞧这粮食堆的!家家户户都有余粮!这光景,在以前想都不敢想!看来这‘家庭联产承包’是真搞对了!社员们的干劲彻底起来了!”

刘树义也在看那些粮垛和修缮一新的屋舍,微微颔首,语气中带着赞许:“嗯,土地还是那些土地,人还是那些人,政策一对头,立刻就变了样。大哥他们…走在了前面,带了个好头啊。”

滴滴滴——

正在这时,前面突然驶来一辆大卡车,还打着喇叭,这顿时引起了车里所有人的注意。

“咦?”

开车的刘伟民眨了眨眼,有些惊讶道:“这拉的是一车猪啊?!还是白猪???咦?还有白猪啊,这种猪我还是头一回见!青山,这些猪是你们村养的吧?真是稀奇!”

刘青山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一辆解放牌大卡车正迎面驶来,车斗被改装成了多层笼子,里面挤满了二十几头膘肥体壮、白白胖胖的大肥猪,正此起彼伏地发出响亮的哼叫声。

阳光照在它们干净的白毛上,显得格外醒目。

“是我们大队华山公司养的约克夏猪。”

刘青山笑着解释道,语气里带着一份了然于胸的熟悉,“伟民哥,这猪种是我去年专门去省城西北大学畜牧系引进的优良品种。长得快,饲料转化率高,瘦肉比例也高,比咱们本地的土猪品种经济效益好很多。看这膘情和个头,应该是养足了六个月,正要出栏运到镇上或者县里的肉联厂去。”

刘树茂闻言,饶有兴趣地探身向前仔细看了看,洪亮的嗓音带着赞叹:“嘿!这猪养得可真不赖!瞧这身膘!皮毛油光水滑,骨架也大,一看就是精心喂养的!看着比咱们部队农场里养的那些黑疙瘩土猪,还要肥一些?!”

刘青山笑着点头,“这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dq54网】 m.dq54.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