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如此。
“谢威,运-8是在安-12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啊!”
王志恒有些坐不住了。
他隐隐感觉到了谢威的意图,可一时间又无法抓住,不由有些着急。
“那又如何呢?除了动力系统,航电系统等难道不能共用?”
“你的意思是现在降低运-10的指标,重新设计,先利用运-10现有的基础来改进一款支线客机?”
一直没有吭声的马总开口问道。
“不,用运-8跟轰-6的零部件,融合运-10的设计改一款支线客机,运-10继续研制下去……”
谢威其实也不知道这条路能否走通。
如果可以,能把目前国内航空领域的基础整合起来——实际上就是用轰-6跟运-8的成熟技术跟体系、后勤维护保养等来摊薄运-10的成本。
“这不是需要更多经费?”
马总一脸疑惑地看着谢威,谢威的理由是运-10按照现在这样继续搞下去消耗的经费太多。
却提出对经费需求更大的方案。
这不是矛盾么?
“对,但是也能弥补我们民航客机跳跃式设计跟制造过程中不足的缺陷。110吨大飞机确实很诱人,搞出来也有成就感,当年立项的时候并没有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工业基础跟技术水平,所以才有了目前这进退两难的局面。”
这里也没有外人,谢威并没有因为面前的都是领导而说客气话。
“只有统一了思想,大家在项目发展的想法一致,才能合作下去。我的想法是由西工大接手项目,把项目研发主导权从710转移到西工大,哈工大承担大部分研发改进经费,前期每年3000万到5000万,后续根据项目进度以及需求再谈。”
谢威的想法说了,学校能拿出来的资金也说了。
“……”
听到谢威这话,叶明德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口口声声说合作搞预警机,自己刚提出来缺经费,谢威就把话题给挡了,什么可以贷款,什么哈工大也缺钱!
这特么就是忽悠人的。
狗曰的,区别对待实在太明显了。
这一张口就是三、五千万,是没钱的问题?
“那啥,谢主任,我们目前还承担着预警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