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5锚点回响与农书新章(7 / 8)

多”。

    会议结束后,“远古观察员”单独召见了王玲:“银心锚点有一份‘终极传承礼物’,只有真正理解‘传承本质’的文明才能领取。”他带领王玲来到锚点的核心区域,那里存放着一个巨大的晶体球,里面悬浮着一颗闪烁的“种子”。

    “这是‘宇宙农耕火种’的原始样本。”“远古观察员”解释道,“它包含了所有星球作物的原始基因,能在任何生态环境中生根发芽。但它有一个特性:只有用‘传承能量’才能激活——而这种能量,来自文明对过往智慧的尊重与延续。”

    王玲将祖父的青铜犁模型贴近晶体球,犁铧上的星纹立刻与晶体球产生共振。晶体球缓缓打开,那颗“原始种子”飘落到她手中,接触到皮肤的瞬间,化作一道光流,融入了“星际智慧图谱”。

    “种子已激活。”“远古观察员”的声音带着欣慰,“它会在‘星河农书’的滋养下,生长出适合每个星球的‘希望作物’。而你们的文明,将成为宇宙农耕传承的‘守护者’。”

    返回地球的飞船上,王玲打开“星际智慧图谱”,那颗“原始种子”已生根发芽,长出的藤蔓上,结满了不同星球作物的缩影——地球的稻谷、地外母星的“赤穗草”、“嘉禾星”的“星稻”、“水晶星”的“光叶菜”……

    黑龙走进驾驶舱,递来一份最新的“星河农书”更新报告:“已有一百五十个文明加入共建,‘希望作物’的培育方案,已经发送到各个星球。再过十年,银河系的粮食危机,或许就能彻底解决。”

    王玲望向舷窗外的地球,蓝色的星球在星空中格外耀眼。她仿佛看到,河姆渡的稻谷在“嘉禾星”结出果实,良渚的管道在“赭石星”输送菌剂,《齐民要术》的文字在“水晶星”的屏幕上闪烁,祖父的青铜犁模型,在星际博物馆里向无数地外智慧讲述着人类的传承故事。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