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星”的第一茬“星稻”成熟的时节,王玲收到了来自地球的紧急通讯。林晓雨的全息影像带着难掩的激动,背景是河姆渡遗址的考古现场:“王姐,我们在七千年前的稻谷壳上,发现了完整的星盟‘农耕火种’编码!和天狼星锚点的核心序列完全一致!”
正在田埂上查看稻穗饱满度的王玲立刻停下脚步,指尖划过成熟的稻芒:“编码有没有解读出具体信息?”
“初步解码显示,这是一份‘文明适配指南’。”林晓雨调出全息文档,“星盟在布设锚点时,会根据星球的生态环境,提前编写适合该文明发展的农耕路径。河姆渡的编码里,明确提到了‘稻渔共生’‘土壤活化’等关键技术,和我们现在推行的方案高度吻合。”
身旁的“荧惑”触须微微震颤,传递来思维信号:“这证实了星盟的‘引导式传承’理念。锚点不会直接赋予技术,而是通过编码引导文明自主探索,只有真正理解自然规律的文明,才能解锁完整智慧。”
黑龙正调试着田间的智能监测设备,闻言抬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良渚、三星堆的纹饰编码,要结合古籍才能完全解码——古籍里的实践经验,正是解锁编码的钥匙。”
当天下午,团队就决定返回地球。临行前,“赭石”带领地外母星的农户们,将一束捆扎整齐的“赤穗草”送给王玲:“这是用你们的菌剂培育的第一茬收获,我们把它编入了母星的‘农耕圣物’名录。‘嘉禾星’的经验,我们会带回母星推广。”
飞船穿越虫洞时,王玲对着全息屏幕整理河姆渡编码数据,突然发现一段隐藏的子序列:“这里提到了‘时空校准点’,坐标指向月球背面。难道月球上也有锚点?”
黑龙立刻调取月球探测档案:“2079年的月球科考曾发现过异常磁场区域,但当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