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你怎么来了呀?”
郭丽平惊讶的看着门外的小宇。
“阿姨,李灵的旅行箱还在你这儿,我来拿走,我今天下午就送李灵回家。”
小宇笑了一下,快步走进屋子,从卧室里拖出了李灵的旅行箱。
上午郭丽平急着让李灵走,催得李灵把自己的行李都忘记了,只拿了一个随身挎包。
“哦,能今天回去最好了!小宇,不能空手去的啊,不管见不见得到李灵父母,都不能空手。”
郭丽平目光关切,站在一旁叮嘱外甥。
“知道的,我妈提前准备了......
风在夜里变得柔软,像一条缓缓流动的河,穿过小镇低矮的屋檐,拂过窗台上的陶罐,轻轻掀动林思雨床头那本翻开的日记。她睡得并不深,梦里全是声音??不是话语,而是呼吸、颤抖、指尖敲击桌面的节奏、老人咳嗽时胸腔的回响。这些声音交织成一张网,温柔地将她裹住,又不断提醒她:你还醒着,你还在听。
天刚蒙蒙亮,她便起身,披上外衣走出房间。零已经坐在院子里的小桌旁,面前摆着一台改装过的共振接收器,屏幕上跳动着细微波纹。他没说话,只是抬头看了她一眼,眼神里有种默契的疲惫与清醒。
“又来了?”她问。
零点头:“从凌晨三点开始,信号断续出现,频率稳定在7.83赫兹,接近舒曼共振基频。但内容……不像自然波动。”
林思雨走近,盯着屏幕。那些波纹逐渐显现出某种规律性,像是心跳之间的停顿被刻意延长,又像是某人在用极慢的速度敲击一面鼓。
“这不是数据流。”她说,“这是……语言的残影。”
零调出解码模块,将信号导入心声站底层协议进行比对。几分钟后,系统自动标记出一段匹配记录??那是陈婉清最后一次意识传输前的脑波特征模板。
“她在回应。”零低声说,“或者说,她的‘痕迹’还在网络中震荡。”
林思雨屏住呼吸。她知道科学上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但她也清楚,在共感的世界里,有些东西早已超越了物理定律。情感会留下涟漪,记忆会在节点间游荡,而那些曾以生命为代价维持平衡的人,或许从未真正离开。
他们决定启动“离心境”原型程序,尝试建立一次短暂的反向连接。这不是为了复活谁,也不是妄图通灵,而是想确认一件事:是否还有人,在看不见的地方,仍在等待被听见。
零打开密封箱,取出那枚银灰色芯片,小心翼翼插入终端接口。程序加载过程中,空气中似乎泛起一丝微弱的震颤,仿佛整个院子都屏住了呼吸。蔷薇枝条轻轻晃动,却没有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