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龙醒处
非遗文化展第三天午后,温如霜蹲在“糖龙数字展区”的落地屏前,指尖划过屏幕上流转的青蓝色纹样。展区入口处的电子计数器刚刚跳过五万,红色数字在暖光里微微发烫,她抬头时正撞见风痕抱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镜片后的眼睛亮得惊人。
“第三十七个自发分享的UGc,你看这个‘鎏金冰裂’改造方案。”风痕把平板递过去,屏幕里的糖龙正随着手指滑动缓缓转身,原本规整的青蓝花纹被藏家改成了从龙首蔓延至龙尾的渐变鎏金,鳞片边缘点缀着细碎的冰裂纹路,恰好呼应了上周直播里老匠人演示的新工艺。温如霜指尖悬在屏幕上方,忽然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惊叹。
一个扎羊角辫的小女孩正拽着母亲的衣角,仰着脖子盯着头顶的AR投影。母亲举着手机扫码,屏幕加载完成的瞬间,一条半透明的糖龙突然从地面升起,青绿色的鳞片在展厅灯光下泛着柔光,正好停在小女孩肩头。“妈妈,它在舔我!”小女孩咯咯笑着伸手去摸,指尖穿过光影时,手机屏幕自动定格了这帧画面,下方弹出“生成专属糖龙合影”的提示。
温如霜站起身,目光扫过展区全景。二十块落地屏组成的矩阵里,每块屏幕都循环播放着不同藏家的改造作品:有人给糖龙添上了蜀绣风格的云纹飘带,有人让龙爪握着小小的剪纸灯笼,最妙的是一位匿名藏家的设计——糖龙盘踞在数字宣纸之上,龙身环绕着温如霜写的“老匠人尝试新釉色”故事节选,文字随龙身游动渐隐渐现。屏幕下方的扫码区排着短队,参观者大多举着手机,边看边和身边人讨论改造细节。
“李师傅的纪录片又吸引了一群人。”风痕朝展区中央努了努嘴。那里搭着小小的放映台,七十岁的糖龙匠人李守拙正出现在屏幕里,布满老茧的手捏着特制糖勺,在青石板上慢慢勾勒龙形。镜头特写他手腕转动的弧度,融化的糖液滴落时拉出细细的银丝,最终凝结成龙角的尖锐轮廓。放映台前围坐着一圈人,有年轻人举着手机录屏,也有白发老人眯着眼,手指轻轻跟着屏幕里的动作比划。
“昨天有个藏家找到我,说看了纪录片才知道,他改的‘星空糖龙’里,龙鳞的排列方式和李师傅三十年前的处女作一模一样。”温如霜笑着说,指尖在平板上点开后台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