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集:争议与调整(1 / 4)

逸霄 竹晴园 1781 字 22小时前

纹样之辩

凌晨三点,“糖龙大师系列”第二代藏品的后台服务器仍在发出轻微的嗡鸣,风痕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社群消息,指尖在键盘上悬了许久。屏幕顶端的热搜词条刺眼——#糖龙纹样被篡改#,点进去全是藏家们的激烈争论,有人晒出被改成卡通形象的经典云纹,有人痛斥“渐变鎏金把庄重的糖龙弄成了暴发户摆件”,最扎眼的是一位资深藏家的发言:“风痕的互动功能是在毁掉匠人几十年的心血,这不是创作,是亵渎。”

办公桌上的马克杯早已凉透,杯壁上印着的初代糖龙纹样还清晰可见。三个月前第二代上线时的盛况仿佛就在昨天,他设计的实时渲染系统让藏家能自由调整纹样细节,配合温如霜撰写的匠人故事,首周交易溢价就突破20%。那时社群里全是“改造灵感分享”,有人用苏绣配色重构龙鳞,有人为糖龙添上江南水乡的雾霭背景,他还跟温如霜开玩笑说,这才是数字藏品该有的生命力。

直到三天前,情况开始失控。先是有新藏家为博眼球,把传统“三停九似”的龙形改成了西方奇幻风格的翼龙,配文“传统早该淘汰”;接着更过分的出现了——有人将糖龙腹部的“寿山福海”纹样替换成低俗图案,截图在社群疯传。风痕当时正在调试AR互动功能,看到消息的瞬间,冷汗顺着后颈流进衣领。他立刻联系技术团队删帖封禁,却发现质疑声已经像潮水般涌来。

“叮咚”,微信提示音打破沉默。是温如霜发来的消息,附带一张截图:七十岁的老匠人林伯发了条朋友圈,只有一张他年轻时绘制糖龙纹样的手稿照片,配文“守艺难,传艺更难”。风痕的心猛地一沉。林伯是“糖龙大师系列”的灵魂,从初代藏品的纹样设计到工艺指导,全程亲力亲为。第二代上线时,老人还特意赶来工作室,摸着屏幕里的数字糖龙说:“让年轻人动动笔也好,只要根还在。”

现在,这根“根”似乎要断了。

清晨七点,工作室的玻璃门被推开时,温如霜带着一身晨露走了进来,眼下的青黑比风痕更重。她把手里的纸质笔记本拍在桌上,里面记满了连夜整理的社群反馈,红笔圈出的重点密密麻麻:“80%的质疑集中在经典纹样改动”“15%的藏家提出要恢复‘不可编辑’模式”“老藏家群体流失率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