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人事变动·半数从贼(2 / 3)

愿意配合啊!

要是明朝皇帝和朝廷真的愿意贯彻这个方案,真的减免赋税赈济灾民,那其实情况一定是能够得到好转的——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杨鹤表现不佳、乃至于要被直接换掉的情况。

所以,朱由检要是真的觉得是杨鹤表现不行,能力不行,那杨鹤也是一样的能冤死……

唉!

“杨鹤被换下来,肯定没有好结果,之前那个户部尚书还因为好些官员征收钱粮不利被下狱了呢……”另一个人颇有点兔死狐悲之意,“他是不是也被下狱了?”

“好像是,之前提过一嘴。”其他人思索片刻后,肯定道。

杨鹤肯定结果不怎么样,区别在于是下狱,还是直接被处死……

【“晋土自天启初年以来,无岁不灾”“有司但顾考成,新旧并催”“剜心敲髓,民之皮骨已尽”……】

【还有山西境内的乡绅表示,这边最开始作为“贼寇”的,都是陕西那边的人;但是如今呢,作为“贼寇”的,一半都是山西的人了。在二月三月的时候,从贼者十个里面有一个;可到了六七月的时候,从贼者十个里面就有三个;到了如今,冬天,从贼者十个里面就有五六个。】

【同样,这个乡绅也认为,想要彻底清除山西的贼寇,唯一的办法就是先安抚好山西境内的贫苦百姓。】

【可以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

【这话不需要这下面的乡绅说,明朝朝廷也是知道的,但是耐不住人家不愿意听啊!全当耳旁风了。】

“从贼之人十之五六,这个数量,已经足够那些盗贼翻个倍了。”朱元璋想了一下山西的人口数量,心知不妙。

其实他就算不想山西的人口数量也心知不妙了。

确实,陕西那边能够参与起义军的人,大部分都已经加入进去了,剩下的人要么是不可能加入的,要么是顾虑重重、就算日后真的加入,也必然需要很多条件、很长时间才行。

换言之,起义军在陕西境内不是得不到新鲜血液的补充,但是补充确实变得困难了不假。

这种困难若单看其实倒也无妨,但是和大明加强剿杀力度、断绝粮食进入加起来一看,影响就比较大了——远不如直接进入山西来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