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人事变动·半数从贼(1 / 3)

“那杨鹤怎么了?三边总督换人了……”官员们对于朝廷的人事变动总是极为敏感的。

特别是明朝末年,这个朝堂环境之下的人事变动,且还叠加了大方针的根本转变。

三边总督,虽然这个位置如今就是个烫手山芋,谁上去谁估计就迟早要倒霉;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是,这个地方确实是非常关键、非常位高权重的一个官职。

责任重大,自然也是因为权力重大,且还不是位卑权重,而是位高权重,权力大小和官职大小相匹配。

因此,这个位置固然是烫手山芋不假,但也是实打实的权力位置,对于这个位置上的官员任免变动,必然是要慎之又慎,多重考量之后才能做下决定,绝对不可能轻忽玩闹,随随便便就换人,随随便便就让一个人走马上任。

因此,朱由检换人,也一定是有着相应的考量的。

其中大约有两个关键:其一,是杨鹤在任期间的表现并不能让皇帝满意;其二,就是皇帝心里面对民变的处置态度改变了,而他认为杨鹤是和自己的新计划并不相和的一个人,所以需要把他换掉。

嗯……杨鹤……

即便不是明朝的官员,他们也得真心实意为杨鹤掬一把同情的泪水。

杨鹤也是真的不容易啊!

其实他最开始走马上任的时候,绝对不是一个直接就认为要以抚为主的官员——真的,这一点他们可以肯定,杨鹤最开始不是这个态度,他一开始的时候估摸着也是以剿为主,想要把这些民变全都剿杀干净的。

只不过,在他尝试了几次之后,发现情况不对,这么做根本做不到;又有朝廷面临外敌入侵京畿地区,调动了不少精兵过去,陕西境内的防务进一步空虚……

所以,杨鹤是在尝试无果、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决定,自己要“以抚为主”的,他也才向朝廷上奏折,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但是他一开始真的不是以抚为主的官员啊!!

朱由检要是因此认为杨鹤就是什么绝对的主抚派,那杨鹤真的能冤死。

而且,杨鹤的以抚为主本质上其实也没什么问题,还相当正确,一直没有起色并不是杨鹤的问题,而是明朝朝廷不行,皇帝和朝廷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