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说呢,还算是对百姓相对友好吧。大概就是但凡缴纳粮税在五两以上的加征若干。这种方法叫做“因粮”,从其施行条件就能看出来,特点就是纳税越多的人家,或者说地主,来承担加派。】
【虽然说这其实归根结底还是由在地主手下耕种的佃户承担了,他们的租子必然会迎来增长,但是好歹这也是找这些地主进行加派,普通百姓手里面通常没那么多土地,自然纳税不可能有五两以上,所以普通百姓也就不在加派的范围内——至少不是直接加派的范围内。】
【所以,这个是相对对百姓比较友好的加派方式了,虽然说里面也有种种问题。】
【卢象升提出这个建议,也正是因为他清楚农民起义的背后根源,知道绝对不能再这样疯狂给百姓增加负担了。】
“没错,这样至少能够让情况稍微好一点。”杨坚表示了对卢象升的深深赞同。
虽然这种加税,其实最后还是一定会影响到普通百姓,例如这里面提到的佃户,但是这至少至少,不是直接向普通百姓加税,情况说不得就能稍微好一点点。
不论如何,总归是要比直接向普通百姓加税要好的。
而且这个做法,说不得就是能够减轻百姓的不少负担呢?
——按照贫富划分,富户加征赋税,虽然他们想要让佃户承担更多,但是说到底,佃户能够承担的也是有上限的,过了那个上限,或者人就要死了,或者人就要跑了。虽然理论上这个时候好像不缺百姓想要耕种土地、不得不选择成为大户人家的佃户,但这也只是理论上。
在这个王朝末年,一切都已经陷入混乱的情况下,难道百姓也就一定全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说当佃户就当佃户?
怎么可能!
普通百姓通常胆子不大,比较求稳,不敢去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但那也只是“通常”。王朝末年,天下大乱,起义军四处纵横,兵变到处都是,逃兵漫山遍野,逃亡的百姓也是漫山遍野,,落草为寇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种情况下,难道普通百姓不会做出来其他的事情?
真正愿意老老实实耕种的百姓已经没有那么多了。而这些百姓中,真的得愿意累死累活也要承担可怕的高额地租来当佃户的人,那更要少。